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童装店的理由怎么写,服装行业如何创业童装

童模t台东丈照片

童模t台东丈照片

众信。com湖州10月22日讯(记者施子楠)北临太湖,南临长湖神水航道,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

从一条面积只有0.8平方公里的“便当街”起步,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童装基地。近年来,织里童装经历了“产业变革”,从重制造到重研发,从传统商业到新服务业,一个全新的“中国童装之都”正在逐步形成。

正如区委书记吴所说,直隶是吴兴区重要的经济工业重镇,45万新老直隶人在这里创新创业、追逐梦想。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也在为吴兴、直隶的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张东社,织里童装企业车间

从无到有:一根扁担挑出童装之都

20世纪70年代末,直隶是杭嘉湖平原著名的穷乡僻壤,只有一条老街一个村,人口多,土地少,农业衰落。

穷的时候想想改变。当时直隶有些人拿起编织技艺,生产床罩、枕套等面料,以“开拓精神”开始了“一杆两袋,扬子江南北大市场”的生活,打开了手脚绑在土地上的局面。

据直隶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很多直隶人晚上缝绣花枕套,白天偷偷去十里坝村卖。很快,夜间生产、每日销售的家庭作坊模式在直隶传播开来。到20世纪80年代初,这个城镇已经有成千上万的家庭在经营。

看着堆积如山的残羹剩饭,节俭勤劳的直隶人将其制作成童装肚兜和衣服出售,从而逐渐走向童装行业,最终在这个小镇上形成了“一户生产、千户规模”的童装行业格局。

然而,来自农业的企业主对管理和创新一无所知,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不高。以家庭手工作坊为主的直隶童装行业,很快遭遇“成长的烦恼”。

面对困难,直隶拒绝承认失败的人开始了他们的第二次冒险。童装生产设备被枪取代,机器被替换以提高劳动效率。一批实力雄厚的童装生产商迅速转型为大型童装企业,从根本上改变了直隶童装的水平和质量。

截至目前,直隶童装企业超过1.4万家,年产各类童装14.5亿件(套),年销售额超过610亿元,占中国童装市场的三分之二。它确实是“中国童装之都”。

企业主直播带货。王建明摄

由旧到新:产业“触网”迎来新机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很多交易一点鼠标就能完成,越来越方便快捷。”坐在电脑前,从事饰品生意多年的陶感慨地说。

陶李娟的话道出了直隶童装行业老板的心声。“电商换市场”为传统童装企业的转型打开了触手可及的新局面。如今,在直隶,越来越多的传统童装企业正在网络上焕发生机。

走进一年多前刚刚建成的永新跨境电商园,刘苏里正在为直播做最后的准备。她仔细搭配每一套童装,一件一件地挂起来,检查所有的新款是否都上架了。

/>

一年前,刘苏丽与丈夫一起南下织里创业,丈夫负责运营管理,她负责直播带货。现在,300平方米的仓库换成了1200平方米,员工也扩容到16人,基本每天可转化三五千个单子。


童装企业车间所用丝线 王凌云 摄


刘苏丽,只是织里童装“掘金”互联网的一个缩影。


“当下,织里童装产业正在谋求一种新的发展业态,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实现两条腿走路。”据织里镇童装产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织里已拥有童装电商企业8700余家。


今年,织里童装企业大力开展线上数字化经营,已建起2000间网红直播间,数字童装品牌打造成效初显。今年1月至8月,该镇实现童装线上销售1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2%。


正如吴兴区委副书记、织里镇党委书记宁云所言,“当前,织里童装产业正处于跨越发展的关键节点,我们要紧抓‘微笑曲线’两端,朝着品牌化、国际化、数字化方向奋进,真正实现‘时装看巴黎,童装看织里’。”


织里童装城 张栋 摄


升级求变:新兴产业“多点开花”


步入新时代,织里的转型升级,不仅表现在童装行业内部的产品结构升级上,更体现在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上。童装产业是织里的金名片之一,却不是唯一。


连日来,在织里东尼科技产业园内,各条生产线一派忙碌。随着高新电子产业快速发展,公司生产用于手机等高端通信设备部件的超微细导体、复膜线等,一问世就供不应求。


狠抓产业转型升级,电子信息产业快速集聚,东尼电子如今已成为苹果一级供应商。


近年来,以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现代服务业等为重点的新兴产业,成为推动织里快速发展的新引擎。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在这里集聚,形成“多点开花”的局面。


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织里镇政府也主动了解企业各方面困难与需求,不断给予政策和实际支持,助力企业转型。


为解决企业资金链短缺问题,织里镇政府鼓励商业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制造业的信贷规模;为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政府加快推进“南太湖精英计划”等人才引育工作,促进创新人才集聚……


“兴一门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经历了40余年风雨历程的织里童装产业,几经蜕变,始终与时代相得益彰,焕发出勃勃生机。(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