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新创业报告,暑假创业实践项目

人民网-福建频道

孩子早退,家长下班晚,学校留不住。谁来接孩子回家?谁来照看孩子?谁将帮助孩子们学习功课?孩子们四点放学后应该去哪里?孩子的交通、安全、作业指导等一系列问题。所带来的“四点失控”已经成为困扰家校社会的难题。如何解决四点问题?

“问运河这么清楚,这样才有活水的来源。”福建幼儿师范学院人文系充分发挥小学教育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背景扎实的优势,在深入分析国家和社会教育形势的基础上,找到解决学校和社会问题的突破口。人文系以解决“四点问题”为抓手,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深度体验“四点学校”教学,激发立志成为人民教师的大学生荣誉感和使命感,构建四位一体多层次立体育人生态循环体系,让思想政治工作因势利导、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与时俱进。

“四点钟服务站”育人体系建设取得的累累硕果

2011年3月,人文系与福州何琼社区合作启动“四点服务站”建设,与社区合作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在实践中,培养了大学生稳定的职业观念,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实践能力,实现了自我成长。在引领创新创业价值的过程中,大学生对“学习-专业-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四点服务站”建设成效显著。2013年,人文系“四点服务站”获福建省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第二届“省机关学习雷锋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014年,人文系总支被命名为“福建省五四红旗团总支”;2016年,人文系党支部被福建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16年,“四点服务站”实践教育体系建设被评为福建省辅导员精品工程;2017年,“四点服务站”建社区——万里社区,荣获福州最美志愿服务社区;2018年《四点服务站》教育经验刊第六期《福建教育简报》;2018年,“四点服务站”团队参与省内标杆部门创建,向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送去优质教学成果;2019年,“四点服务站”团队参与社区学校建设,深度参与社区治理,努力开拓家庭教育领域,将服务目标延伸至家长。

“四点钟服务站”实践育人体系工作成效与经验

“四点服务站”,又称“四点学校”,是学校与社区联合举办的公益服务基地,是大学生联系社区、发挥小学教育专业优势、传授小学生知识、参与社会治理、实现和谐社区建设的实践教育基地。围绕“四点服务站”构建的实践教育体系,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德育为根本任务,积极突破常规思想政治教育桎梏,增强教育实效性的一次尝试。也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者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举措。

在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关心、指导和支持下,经过9年的探索,“四点服务站”实践教育体系已经成熟,实践教育的效果逐渐显现。社区和家长高度赞赏“四点服务站”的教育工作。福州电视台、福建教育电视台a台

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方式,实现大学生长期社会实践。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丰富实践内容、灵活形式活动、建立实践基地、开展长效活动已成为发展趋势。“四点服务站”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形式之一,从寒暑假的短期集中活动发展到长期系统的社会实践活动,扩大了实践规模,深化了实践效果。

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方法,实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地化。“四点服务站”独特的地理位置、运行机制和功能,实现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化,为小学生提供了集思想教育、文化学习、文体活动、素质提升为一体的活动场所,开辟了青少年素质教育活动新基地。


创新了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实现了和谐社区建设的项目化。和谐社区建设是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系统工程。“四点钟服务站”就是切实拓展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具体举措和项目化运作。


“四点钟服务站”实践育人体系后续建设思路


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人文科学系全体思政工作者把寻找“四点钟服务站”实践育人体系和社区教育治理体系的最佳契合点作为“四点钟服务站”能否持续发挥育人成效的关键。


拓宽社区教育形式,不断提升育人服务水准。积极创新社区教育载体和学习形式,努力整合学校和社区资源,探索远程学习模式,特别是VR技术在社区教育中的运行模式,让社区居民享受快捷的社区教育服务。


扩大社区服务对象,全力消除社区教育服务盲点。当前人文科学系已启动与社区共建“社区学校”,发挥专业优势,把家庭教育作为后续研究的重点,把家庭教育作为参与社区治理的契合点,扩大“四点钟服务站”的服务范围,消除社区教育服务盲点,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加强社区师资培训,积极构建“校区”共赢模式。深入研究国家建设示范社区中社区教育工作者面临短缺的问题,对社区师资培训的需求进行有效性分析,并积极介入提供优质合理的师资培训方案,努力实现“校区”双赢。同时,引导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学生加大对社区服务与社区治理的专业学习和实践,鼓励引导毕业生从事社区教育工作。


创新“校区”合作模式,努力打造“双创”示范基地。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创新与社区的合作模式特别是引入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引入学生创业团队来运行“四点钟服务站”,把“四点钟服务站”建设成实践育人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氛围下,激发大学生群体的动力,在实现社会财富创造的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群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