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劝孩子努力学习,劝顾客购买自己的产品,还是劝学生报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谈利弊!
一、讲好处和坏处
今天高考,在我面临高考的时候,我们老师用了这个招数:谈利弊。
你要记住,只有考上好大学,将来才能找到好工作。(好处)
考不上大学,将来连一份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只好乞讨!(缺点)
离高考还有90天,你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努力,按自己的意愿去做!(路径)
老师讲完后,我们“吓坏了”,拿起面前的试卷开始努力。
奇怪的是,好成绩还是好,差成绩还是差,差成绩并没有因为老师慷慨激昂的演讲而改变。
为什么,我们被倾听感动,被思考激动,但回去就是不行动?
就像我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天天在你耳边唠叨。别人家的孩子有多辛苦,有多乖,有多听话?但是效果如何呢?
看隔壁王叔叔家的小王。他考试总是第一名。(好处)
lor: #333333; --tt-darkmode-color: #A3A3A3;">你看看你,每次都是倒数第一。(坏处)小王每次回家,首先就是把作业做完,你一回家就知道看电视!(路径)
听得耳熟吧?
你把嘴巴说破了,孩子依然我行我素。
为什么,我们听的感动,想的激动,回去以后就是不行动?
经常看到头条上发一种图片,一位老外坐在中国的高铁上手里捧着一本书,旁边坐着一个中国家长,手里拿着一个手机,家长旁边的孩子也是一样,正开心的玩着平板,图片上就一句话:
“这就是差距!”
我一看这条新闻的评论,那可是好几千条,大部分都是在点赞老外看书的行为,还有就是讽刺家长和孩子玩手机玩平板的行为。
可是,又有多少人会因为这条新闻,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呢?
可能就连发这条新闻的编辑,也是一边玩着手机一边在发头条,看着这条新闻的阅读量嗖嗖往上飘,乐得合不拢嘴!
随后,继续打王者荣耀。
这种说服方法叫做:“对比激励”,这套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迅速让对方警醒!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后劲不足。
网上流行一句名言:“听过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听了这么多的应该如何、应该如何、应该如何,最后鞭策感成了自卑感,只留下一句话在脑海里徘徊:
“臣妾做不到!”
二、我凭什么听你的?
曾经看过一条有意思的娱乐新闻,说的是TFBOYS特别火,风靡整个亚洲!但是,家长对于孩子追星大部分不支持,觉得这会耽误学习。
于是,有位记者就跑去台湾省,采访TFBOYS的粉丝以及他们的家长。
结果是,家长们都非常支持孩子们喜欢TFBOYS,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是,家长们觉得这偶像团体比自己有用多了,孩子们一看新闻发现自己的偶像居然都是学霸,马上变得奋发图强起来。
就比如说易祥千玺,高考总分473分,高出湖南省艺考分数线132分,妥妥的学霸没错了!
除此之外易烊千玺这次备考时间仅有57天,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考出这样的文化科成绩值得表扬了。
说服人的关键是什么?要说服对方,前提条件是你是不是对方的偶像!
三、如何成为对方的偶像?
我师傅曾经在马来西亚有这样一段故事,一位富豪无偿资助他3年去修行佛法,为什么这位富豪愿意花钱做这件事呢?
师傅说当年跟他一起修行佛法的师兄师弟都有一种无奈:好像学了很久都没有任何成果!
他当时的梦想就是要全心修行,在机缘巧合之下认识到一位高人,据说这位高人才40岁,静坐的功夫就非常了不起,一坐下来可以坐两天。
他就计划去拜他为师,然后贴身相随,期待得到指导以后,能在修行的路上有所成果,回到马来西亚可以再指导自己的师兄弟们。
他把这个计划跟是兄弟们一讲,就得偿所愿了。
首先,他的梦想和现在的言行,就成了师兄弟心目中的“偶像”;
然后,学成归来后指导他们,就成了给师兄弟们的“天堂”;
最后,因为师傅没有钱,资助他去修行就是“桥梁”。
这三个步骤,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步,成为他们心中的“偶像”,你的言行需要去证明你的决心和梦想。
如果,你要教人减肥,你自己是不是正在努力做?
如果,你要让孩子少看电视,你自己是不是在示范?
如果,你在推荐每个月躺赚几十万的项目,你自己的成绩在哪?
有梦想还有言行一致,是成为“偶像”的条件之一,另外还有方法,比如说你会不会塑造自己的神秘感?
这方面,我有些写过,相信会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