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先进事迹范文学生,农民农村创业之星先进事迹材料

29岁的女大学生朱静媛,辞去了城市里的优秀工作,回到农村承包了560亩土地,用先进的科技进行种植养殖,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她被村民称为“木兰家乡的玫瑰仙子”。

朱靖远一直梦想“回乡创业”,去广阔的农村训练自己。后来通过深入了解,她深深喜欢上了玫瑰。休假期间,她到山东省平阴县一个乡镇、北京山区、云南等玫瑰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回家后,她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妈妈。经过分析,她支持她回国创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2014年2月,朱玉元毅然选择辞职。当时,朱玉媛辞职后,她的朋友和单位领导都表示非常遗憾,并不解地说:“有很多农村青年背井离乡到城市工作。朱玉元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她甚至辞职回到家乡当农民。我不知道她怎么想的?”

那年春天,朱靖远刚刚回到农村,看到一些还没有脱贫的老乡,她非常难过。经过走访调查,她了解到农村信息闭塞,一些农民不懂科技,盲目投资,导致效益差。一些农民宁愿出去工作,浪费土地,也不愿接受新项目。经过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朱靖远决定先做出来让大家看看。通过流转560亩承包地,360亩种植10万株玫瑰,采取套种多种作物的模式,先套种花生、荠菜、香菜、大豆、西瓜等不影响玫瑰生长的经济作物。实现一年三四茬,滚动发展,每亩总效益约5000元。

利民镇蔡庄村是一个贫困村。根据精准扶贫政策,村委会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依托家庭农场带动产业链发展。朱景元的玫瑰园为全村脱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6年3月,朱靖远在蔡庄村成立了“于梅菌类养殖专业合作社”,朱靖远任董事长,母亲任顾问。母女俩都去蔡庄村调查了解,动员贫困户加入合作社。让贫困户去玫瑰园打工,学习技术。当初,有5户贫困户加入了社会,他们通过去工作和学习获得了利益。后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去玫瑰园工作和学习。蔡庄村有85户贫困户。去年以来,已有30多户自愿加入合作社。

目前,于梅丰养殖专业合作社在贫困合作社基地形成了科技扶贫的模式,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免费培训玫瑰种苗管理技术。后来计划让贫困户在自己负责的地里种玫瑰苗,免费提供种苗,以市场保护价回收玫瑰。合作社成立以来,蔡庄村约有30-50名工人长期在合作社工作。玫瑰收获季节,每天有200多人,其中女性140人,工人工资每月2000到3000元。

为防止360亩月季树被虫害,朱景源决定在玫瑰园一角设立养殖大棚,开始散养7000只散养鸡。4月到6月底采完玫瑰后,鸡被赶进玫瑰园吃虫、吃草、吃掉在地上的玫瑰花瓣。采用种养结合、花养鸡、花养鸡的生态种养殖。于是,朱景源采用循环模式在玫瑰园养玫瑰鸡,每四个月放一次,一年养三四次。在过去的三年里,饲养了7万多只玫瑰鸡。

朱景元认为,农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走工业化道路。为了扩大合作社的发展,她紧紧抓住实施精准扶贫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有利时机,依托于梅丰中养殖专业合作社拉长产业链,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目前,朱景源正在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以建设现代田园城市为载体,旨在全面实施乡村休闲旅游,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面提升休闲旅游含金量,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国家三农政策和农业发展服务,为脱贫攻坚作出更大贡献。

三年来,虞玫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不但种植360亩玫瑰花木,还相继循环养殖玫瑰鸡7万余只。朱婧源不但在网上联系销售玫瑰花产品的客户,还引进了玫瑰加工设备,现在已建成玫瑰花蕾烘干室4间,新型烘干设备2台,制酱工作室1间,玫瑰纯露提取设备2台,目前合租社还加工有玫瑰花茶,玫瑰酱,玫瑰手工皂等产品。为了使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朱婧源正在开拓网络市场。同时,为绿环公司提供荠荠菜860吨,为科迪集团公司奶牛场提供青贮1200余吨。套种香菜面积达300亩,每亩产量达3000至4000斤,这项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即合理利用了资源,又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朱婧源因创业成绩突出,2016年4月被虞城县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6月被虞城县委宣传部、共青团虞城县委、县教育局、县科委等10家单位联合评为虞城县第十四届“十大杰出青年”;2016年10月被商丘市妇联授予“商丘市最美创业女性”荣誉称号;2017年2月她又被推选为虞城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2017年6月虞玫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被选为“全国就业扶贫基地”并在国家人社部网站公布。


朱婧源投入的视野,是一道跨越青春的风景,愿玫瑰花开更红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