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29日电(沈德平)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消息,为解决制约返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和堵点问题,加强对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平台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14部门近日发布《关于依托现有各类园区加强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返乡创业园、基地、聚集区(以下简称返乡创业园)是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科研人员返乡创新创业、带动就地就近就业的重要载体,是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合理布局的重要支撑,是加快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
《意见》要求以金融、金融、社会资本等多元化金融支持为保障,推动现有园区整合建设、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系统完整的返乡创业平台支撑体系,实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共建共享,推动返乡创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坚持三项基本原则 完成三个主要任务
《意见》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整合资源、盘活存量。充分利用现有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双创基地等存量资源,通过“园中园”、“飞地经济”、功能拓展等方式,整合发展返乡创业和乡村创业园区,不搞大拆大建和面子工程。结合返乡创业实际和产业发展需要,需求导向、优化提升。聚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产生活等突出问题,实施针对性改造,优化软硬件环境,提升返乡创业园区要素供给能力和平台服务能力。市场主导、多元支持。深化银企合作,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充分发挥金融资金策动、金融支持和社会资本补充作用,因地制宜探索创新融资模式,拓展返乡创业园建设资金来源。
《意见》需要三个主要任务。一是整合建设一批返乡入乡创业园。坚持需求导向,以县(市、区)为单位,整合拓展现有开发区、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创业载体等园区,优化布局,着力打造功能齐全、环境优良的返乡创业园,为返乡创业者提供相对集中的生产、经营、办公研发场所。
二是改造提升返乡入乡创业园配套设施。坚持产城融合发展方向,加大转型升级力度,进一步完善水、电、路、气、暖、环卫、环保等市政公共设施,合理配置建设标准化厂房、孵化设施、群众创造空间、培训平台、交通运输、物流仓储设施等必要的办公场所、生活场所和辅助设施,提升智能化、绿化化、服务化水平。
三是加快培育返乡入乡创业产业集群。依托返乡创业园,探索返乡创业的本土发展路径和模式。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转移升级,将资源嫁接本地市场,整合一、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返乡创业优势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聚、品牌成长和价值提升。
加强财政、金融和社会资本等多元化资金支持
《意见》要求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允许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园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有条件的地方可因地制宜安排资金支持返校节建设
发挥金融支持作用。,以省市为单位整合返乡入乡创业园项目,金融机构依法依规提供融资支持。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金融产品服务返乡创业园建设,支持企业生产设施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业务可持续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合理确定贷款成本,支持返乡创业者发展。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引导金融机构与园区产业链龙头企业合作,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返乡上下游企业提供多元化产品和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对接国家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贷服务平台,创新开发“信用友好型”产品和服务,加大对返乡企业和工商户的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发挥市场化征信机构优势,利用大数据整合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和金融机构的信用数据,对返乡企业和返乡工商户进行分类信用评价,形成返乡企业和返乡工商户白名单,鼓励金融机构给予信用贷款支持。
发挥社会资本补充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按照“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建立返乡入乡创业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本依法合规对返乡入乡创业园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支持园区内返乡入乡创业企业通过发行创新创业公司债券等方式进行债权融资。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司、电商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生产服务类企业参与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的有效途径。
构建完善银担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的作用,为符合条件的返乡入乡创业园内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三农’主体提供融资增信。建立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保险公司等多方参与的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
提供土地、培训等配套支持。对带动就业数量大、吸纳贫困劳动力多的返乡入乡创业企业和创新创业载体,可适当放宽经营资质、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入园审批条件。鼓励发展潜力大、入驻企业多、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返乡入乡创业园配建公共实训基地,符合条件的,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适当支持。推动创业孵化基地、双创基地、众创空间等与返乡入乡创业园共建共享用工对接、人员培训、创业咨询等服务。
加强组织保障 严格防范风险
《意见》强调,要压实地方责任。各地要建立健全部门会商机制,制定任务分工,加强督导指导。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形成筛选和推送项目的长效机制。加强返乡入乡创业园改扩建项目吸纳就业情况评估,并纳入项目审核和评价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已运营的返乡入乡创业园进行综合评价,按国家有关规定对成效突出、成绩优异的给予表彰宣传。
严格防范风险。各地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严禁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审慎论证项目可行性,优选项目、整合资源、不留后遗症。
强化引领带动。各地应积极探索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的新模式,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每年选取一批返乡入乡创业园实施改造建设重点工程,并总结一批创业园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予以定期发布。
加强宣传推广。各地要认真总结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中可推广可借鉴的政策举措、经验做法、典型案例,通过现场会、云上博览会、推介推广会、表彰会等多种形式,以及报纸、电视、微信、微博等多种媒体,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作者:申佳平
来源: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