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名词解释 创业机会,创业模式 名词解释

新型研发机构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展示的产品应用。郑金武摄

记者 郑金武

近年来,为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少省市开展了新R&D机构建设。一时之间,新的R&D机构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然而,新R&D机构的成果转化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

“新的R&D机构不是‘新的’。”近日,中国高技术产业化研究会人才工作委员会举办了“新R&D机构建设”系列经验分享活动。多位专家表示,新R&D机构在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承担着更高的社会期待,在挖掘高价值专利成果、与产业需求融合等方面应做更多工作。

迈不过去的坎儿

根据科技部发布的《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号文,新R&D事业单位是以科技创新需求为重点的独立法人单位,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R&D服务,具有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和灵活的用工机制,可依法登记为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事业单位和企业。

“推动新R&D制度发展,必须突出制度和制度创新,加强政策引导和保障,注重激励约束,动员社会各方共同参与。”中国技术交易所总裁郭树贵表示,新设R&D机构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加强产业技术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然而,新的R&D机构并不是“新的”。郭树贵指出,无论是传统的R&D机构还是新R&D机构,“成果转化都是一道坎”。

截至2020年底,广东新增省级R&D机构251家。针对现有的新R&D机构,广东省科技厅建立了飞行检查制度,以飞行考察的形式对广东省新R&D机构日常建设情况进行抽查。

2017年以来,广东省加强日常监管,对认定的省级新R&D机构进行动态评估。广东省审计厅在审计中发现,部分新R&D机构R&D和成果转化能力较弱,存在被认定后未开展实际R&D活动等现象。

根据审核意见和核查结果,广东省科技厅对76家新设R&D机构进行了整改和跟踪督导。到2021年3月,46家不符合要求的新R&D机构被淘汰。“薄弱的R&D和成果转化能力”是这些机构被淘汰的主要原因。

“新R&D机构更多体现在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和运营的市场化。”郭树贵指出,“与传统R&D机构相比,新R&D机构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路径选择和规范要求,甚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都是一致的。”

挖掘高价值专利

据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宋鹤发介绍,我国传统的R&D机构和新R&D机构都面临着知识产权问题,“专利成果价值不高,转化率低”。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中国做出了相关战略部署。其中,与新R&D机构相关的是知识产权内容,建议深化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宋河发表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解决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成果“数量多、结构差、质量低等问题”。


郭书贵也表示,在解决“卡脖子”技术和推动成果转化方面,新型研发机构承载了更高的社会期许。“新型研发机构在高价值专利产出方面,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的介绍,我国明确将以下5种有效发明专利认定为高价值发明专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在海外有同族专利权的发明专利、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发明专利、实现较高质押融资金额的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或中国专利奖的发明专利。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知识产权特别是高价值专利的重要支撑。”宋河发表示,“这就要求新型研发机构特别要加强原创成果突破,加强颠覆性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等。”


“比如开展石墨烯技术研发,不是说把经费给科研人员就可以了,而是要开展相关专利检索和分析;通过专利检索和分析,了解石墨烯研究的前沿、主要流派,以及还存在什么问题等,围绕可以改进的方向进行研发,最终形成新的科技成果和专利。”宋河发表示,类似这样的专利检索、分析,可以让研发更有针对性,也有利于高价值专利的挖掘。


与产业需求结合


今年6月10日,来自北京的新型研发机构——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发布了首款9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该研究院院长董进表示,研究院通过建立联盟的形式,推动区块链芯片的落地应用;同时通过联盟企业发布应用场景的形式,促进区块链技术转移转化。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则提出了“研发代工”的理念,由企业提出研发需求,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承接企业的研发任务。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表示,这一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直接对接特定企业的产业需求,开展定制化的技术研发,推动了科技成果高效转移转化。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过程所)高级工程师郝国防表示:“科研与产业的有效衔接,是新型研发机构实现成果转化的关键。”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郑州中科研究院),是由郑州市与中科院过程所共建的一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目前,郑州中科研究院建成了动力锂电池、绿色催化、离子液体法纺丝等9个规模化验证平台,先后承担了“高性能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退役三元动力电池全组分清洁回收关键技术与工艺”等重大科技专项。


截至2020年底,郑州中科研究院共落地转化项目44项,新增申请专利34项,获授权22项,将成熟产品和技术进行市场化运作,围绕催化剂、固废利用等孵化科技型公司2家。


“新型研发机构要坚持政产学研结合、促进成果高效产出和就地转化的原则。”郝国防表示,研发机构要围绕地方发展的需求、产业发展的需求,切实解决问题,才能高效实现成果转化。


郭书贵也表示,新型研发机构的成果转化,要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是相互支撑的协同关系,成果转化为创业提供机会,创业为成果转化提供新的出口。”郭书贵建议,“新型研发机构要鼓励技术骨干带着成果离职创业。”


来源: 《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