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入口处的生鲜超市在三个月内关闭了两家。"一家位于北京北五环某高端小区的物业告诉记者《证券日报》,短短几个月,小区门口原本火爆的店面就冷了,即使房东给了门店租金优惠,很多经营者还是因为资金困难而退了休。
相比之下,熬过寒冬的大型生鲜电商公司却迎来了新局面。“随着疫情期间消费习惯的改变,最近几个月生鲜电商迎来大爆发,盒马、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平台产品被抢购一空。”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孟慧欣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但同时指出,由于订单急剧增加,很多平台存在物流负荷大、商品质量差、货源短缺等问题。
高损耗低毛利卡脖子
根据天眼查APP的数据,目前我国生鲜电商行业共有10210家企业。经过两年的快速发展,保鲜电商行业如今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一方面,大中型生鲜电商公司备受资本青睐,近期融资消息不断;另一方面,小清新电商公司生存艰难,尤其是在疫情冲击下,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据记者统计,近日,每日优鲜食品获得4.95亿美元融资,创造了线上生鲜超市史上最高融资纪录;盛兴优选融资8亿美元,成为社区团购行业融资金额最高的;一品生鲜融资25亿元;住在同一个城市,融资2亿美元后,与邻居合并,再融资几千万美元;第十届共青团也经历了三轮融资。
悦城投资董事长洪世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生鲜电商看起来很美,但做起来很难。很多实体资源优越的大企业,比如永辉、海吉星商城,都经不起退出。每年都有几十家看似繁荣的行业企业倒闭。生鲜电商是一块硬骨头。在资本进入初期,烧钱已经成为电商的必经之路。然而,大多数企业面临着成本高、毛利低的问题,难以实现规模化。对于没有持续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来说,生鲜电商往往是一个‘梦想’。”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定位不清、缺乏自建物流网络、投诉频发成为生鲜电商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退款难等问题凸显
上半年生鲜电商平台流量激增,部分大型生鲜电商公司月订单量甚至同比增长300%。然而与此同时,问题也相继出现。
8月10日,根据2020年上半年国内电商专业消费调解平台“电数宝”受理的435家电商平台消费纠纷案件大数据,网经社电商研究中心发布《2020年(上)中国生鲜电商消费投诉数据与典型案例报告》。报告显示,仅2020年上半年,就有超过16家生鲜电商企业被集中投诉,其中不乏经历多轮融资的知名生鲜电商,发货问题和退款难成为投诉热点。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涉及受理投诉的生鲜电商平台包括原生活、美菜。com、丁咚买菜、每日优鲜菜、中粮我买网、多多、永辉生活等。在此之前,消费者抱怨迷你生鲜、两种生鲜、美国团购食品、饥饿食品、百果园。
具体来看,用户投诉主要集中在国内网购、商务纠纷和网上订购,分别占83.30%、3.80%和3.80%。其中,发货、退款、售后服务、订单、产品质量、客服是2020年上半年生鲜电商的主要投诉。
“疫情期间,生鲜电商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但投诉也不少。行业自身的优胜劣汰机制将发挥作用,而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