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建设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蒙阴县与临沂大学合作成立乡村振兴学院,这也是山东省第一所乡村振兴学院。学院由山东东蒙企业集团投资,今年4月签约奠基,预计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对外交流合作、产教研一体化为办学宗旨。初步确定党建(沂蒙精神)培训模块、农业农村培训模块、企业管理培训模块、青年发展模块、沂蒙精神弘扬传承模块、创新创业模块,着力培育建设“四个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10人,教职工配备专兼职相结合。以临沂大学教师及其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为主体组建基础教学团队,邀请当地优秀基层工作者、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等党员干部组成“本土专家”讲师团队。目前“五个振兴”领域教授30余人,本土专家20余人。
学院依托原三线军工民丰机械厂旧址改扩建,位于风景秀丽、地质独特的岱谷地貌旅游区核心区“三线军工小镇”。项目总投资2亿元,占地50亩,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将建设教学楼、学生公寓楼、餐厅、体育馆、展览馆等设施,可同时容纳1300余人在校培训学习。学院与省内各大旅游集团、各级党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学院依托临沂大学20余个农业新专业,紧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农业农村干部、农村实用人才成长,本着“学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有针对性地开设了政策法规、党性教育、乡村治理、生态建设、文化旅游、科学素养等教学模块,精心设计精品课程40余门。打造七里坪村、红色文化庄妍村、合作经济北楼村、乡村旅游皇姑庵村、孝善社区等20多个现场教学点,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主题的人才培养需求。
以打造“大众创业创新”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的试验田为目标,驻地岱谷镇与山东青年政治大学、山东青年创业学院、青年创业孵化集团合作,引进“新农民”Maker Town项目,共同打造新型农民就业创业综合服务。目前已建成城镇总部、制造者空间、工业园区、城镇体验中心四大功能区。核心服务区总面积1万平方米,可满足100多家“新农”创业公司的需求。目前已有5家公司入驻。
“人才是第一资源”。乡村振兴,不仅缺乏高学历、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也缺乏有技能、有教育意义、有经验的乡土人才。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的成立,有助于解决过去培训时间长、知识碎片化、缺乏系统性的问题,可以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实施精准化、系统化的培训,并提供“陪伴式培训的长效服务”,为基层培训培养一大批乡村产业发展、村级管理方面的专家和能手,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通讯员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