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者最基础的素质包括 初创业应该借船出海借梯登高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贵阳贵安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2016年8月,国务院批准设立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以省会贵阳为“火车头”和“发动机”,全省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推进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不断畅通对外交往主要渠道。

如今的贵州,以贵阳贵安为地理经济中心,可以陆路连接北方“黔渝新欧洲”国际通道,南方可以连接西部陆海新通道。

贵阳贵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胸怀,聚焦开放,努力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以“改革开放不停歇”的姿态,必将稳中有进、影响深远。

优势精准互补

融出开放新空间

一体化是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贵阳作为省会城市,既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也是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资源要素集聚的高地。贵阳在全省发展中承担着“火车头”和“发动机”的使命。

作为国家级新区,贵安拥有国家、省两级政策和资金支持,资源得天独厚,承载着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战略使命。

经过多年的发展,贵阳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产业发展空间变得紧张,老城区难求。贵安新区土地利用条件较好,直管面积470平方公里,建成区仅54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充足,但人气、财富、生意都不够。

党的十二届八中全会提出“强省”五年行动,进一步凸显了贵阳贵安在全省统筹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和引领作用。

贵阳贵安从容应对这张“试卷”,积极推动两地融合发展、资源共享、要素共享、功能互补,使贵阳的城市资源和城市价值优势与贵安新区的战略空间和政策机制创新优势相互叠加、相互补充。

面对压力,贵阳贵安积极开展合作招商和产业建设——

2020年引进华彬快消品等重大项目43个,总投资936.49亿元;新开工AVIC、中粮可口可乐、贵州金源能源大数据产业基地等27个重点项目,累计投资128.6亿元;建立跨区域产业共享合作机制,推动贵阳市六城区、四个国家级开发区与贵安新区共建产业园区,大力发展“飞地经济”,解决贵阳市“落地生根”收紧问题。

面对压力,贵阳贵安建立了——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

贵阳全面承担贵安新区社会管理事务;围绕“聚焦经济发展”的定位,贵安精简优化了组织架构。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贵阳贵安仍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激发“新动能”,稳住“基本盘”。2020年,贵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11.65亿元,同比增长5.0%;贵安新区直管区生产总值139.35亿元,同比增长7.6%。

面对压力,贵阳贵安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打造规模——的大城市

启动博达大道、官潭大道、宾阳大道延伸段、白松环路北段等7条互联互通城市主干道建设,大力推进城市快速铁路西南环线、有轨电车和轨道交通S1线建设,加快“五环、九横、十纵”城市骨干路网建设,prom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谢认为,加快贵阳与贵安新区融合发展,不仅为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安装了“推进器”,也为贵阳城市升级找到了突破口,有利于两地更好地发挥“火车头”和“发动机”作用,引领黔中城市群崛起。

提升枢纽能力

>畅通对外开放大通道


2020年8月3日傍晚,在贵安新区海关监管下,贵州思特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4640套马桶盖,通过公路从平坝夏云工业园运往重庆团结村站,再搭乘中欧班列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口至德国。


这是贵州首次以“公铁联运、多程转关”模式出口货物,也是企业首次经中欧班列出口产品,开辟了商品出口跨境物流快捷新通道。


“通过这种新模式,运输时间较原海运模式减少至少半个月左右,每个集装箱的综合物流成本可降低近万元,全年预计节约成本300万元以上。”贵安新区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李成奉说。


开放,是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内陆城市如何增强对外开放动能?贵阳快速寻找突破口,坚持把口岸通道建设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点,以开放通道大建设促进对外开放大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高度决定格局。


五年来,贵阳开放通道全方位拓展,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改貌铁路口岸(一期)、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一期)投入使用,“贵港直通车”专线物流实现16小时跨境货物直通。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开通航线254条,年旅客吞吐量超过2100万人次。


打开地图,贵阳往东,铁路枢纽主要货运站有龙里铁路货运站;往南,有贵阳南站改貌物流中心;往西,有湖潮铁路货场;往北,有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贵阳铁路物流已形成环形枢纽、南北联动发展格局。


“陆海新通道”班列和“黔新欧”班列,还架起了贵阳贵安联通世界的对外开放大通道:往南,可通过铁路到广西的港口,再联通国际海运网;往北,可一路北上自新疆出境直抵欧洲。


现在的贵阳贵安,从过去的“西部腹地”跃升为“西部枢纽”,成为西部地区货运中转的首选之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与西部连接的重要门户和节点,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城市价值大幅提升,高水平开放前景令人期待。


搭建开放平台


推动合作迈上新台阶


破局开路,贵阳贵安携手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敞开大门谋发展,加快集聚高水平创新要素,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打造全省对外开放的主战场——


开放平台全方位升级。以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为载体的“四轮驱动”逐步发力,不断优化“四区协同”产业布局,避免同质化竞争;进一步优化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管理机制。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东盟(贵阳)“一带一路”文化旅游交流周等重大开放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五年累计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75个、引进产业项目4583个,到位资金5124亿元,年均增长15.2%。


开放合作全方位推进。贵阳的国际友城和友好交往城市达到17个,与191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外资企业增加到432个,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06.8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8.25亿美元。开放的贵阳,正成为投资兴业、创新创业和安居立业的乐土。


……


借船出海、借梯登高,贵阳贵安持续做大做优开放平台,推进“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产业集群红利不断释放。


过去五年,贵阳综保区通过积极抢抓贵阳市获批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机遇,探索开展“前店后仓、极速配送”“海关监管仓直播带货”等试点,全力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创新发展,获批全省首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建成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推动“贵港直通车”专线物流实现16小时跨境货物直通。


贵安综保区通过紧盯主导产业,成功引入华为、苹果、腾讯、富士康、浪潮等企业,形成了大数据和智能终端制造两大产业集群,先后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为贵阳贵安建设经济体量大能级城市强化支撑,推动全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上的对外开放。


持续优化环境


打造开放新高地


当下,地处西南腹地的贵州正紧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契机,加快融入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格局。


贵阳海关围绕支持贵阳贵安融合发展、支持扩大对外开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推出18条措施,推动优势不断叠加释放。


“如果没有贵阳贵安融合发展的背景,我们的发展可能不会这么快。”借助云岩区相关政策及贵安新区厂房资源的支持,入驻贵安云岩产业园的贵州爱康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仅用26天便完成落户投产,口罩日产量达70万只,这让该公司负责人王兵感慨不已。


贵安云岩产业园投用,贵安与南明区共建共享协同融合发展合作协议签订;贵阳综保区与贵安综保区在商事制度、资源配置等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合作加深……一张涵盖智能制造、大数据等多领域业态的两地产业协作网正逐步构建,区域产业辐射带动效应不断放大。


持续开展营商环境大提升行动,加快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化营商环境,贵阳贵安越来越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


近年来,贵安综保区企业服务中心通过制定出台“16员”等新制度、加快“数治综保”信息系统建设、做好市场主体贴心服务等举措,为企业“安营扎寨”夯实基础,全力打造项目建设“强磁场”。


2020年,为给新老企业做好前端和后续各项服务,贵安综保区企业服务中心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制定《贵州贵安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企业服务中心企业秘书制度(试行)》,为辖区重点产业类招商引资企业在审批服务、资金兑现、要素保障、人员招聘等方面提供服务。


作为进出口贸易的关口,贵安新区海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目前,贵安海关在贵阳关区内率先推广提前申报模式。积极推动“两步申报”落地,“两步申报”报关单占贵阳关区的三分之一以上,在贵阳关区率先推广使用“不见面、网上办”办事模式,利用“互联网+海关”办理行政审批、备案及通关等业务。


逐步完善的产业配套、优质的服务、贸易便利化等要素保障,已成为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的好帮手。


“贵安综保区将创新‘大数据+服务贸易’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大数据和服务贸易新的增长点。同时,与贵阳综保区实行差异化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着重加大在光学显示产业方面的投入,力争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光学板块取得新突破。在跨境电商领域不断深化拓展,加大与沿海港口城市的合作力度,持续深化对外开放。”贵安综保区管委会副主任潘军说。


来源:贵阳网-贵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