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天津日报记者廖为帮助更多大学生自主创业,我市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搭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聚焦难点问题,精准施策,努力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已发展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106个,正在孵化企业1798家,带动就业岗位6276个。
一是注重政策引导。为鼓励和支持高校、企业等社会组织为大学生创建创业孵化器、创业基地的积极性,我市出台了大学生孵化器补贴政策,对固定孵化器、依法成立的管理服务团队和建筑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器(园区)、10家大学生创业企业(每户至少雇佣2人)提供30万元资金支持;在此基础上,每新增一家大学生创业企业,补贴2万元;新企业聘用2人以上的,每新增1人按照每人5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对吸纳企业较多、带动就业明显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最高给予500万元资金支持。
二是注重孵化培育。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是大学生实现成功创业的重要途径,是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平台。目前,天津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已实现“覆盖全市、突出区域”的基本布局,其中,滨海新区和全市6个区的孵化基地占比58%,创业资源丰富,为本地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服务。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时兑现房租补贴、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孵化基地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努力减轻大学生创业负担。孵化基地管理服务团队为随时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培训、项目推进、企业融资、补贴申报等一系列创业服务,让入园企业做到成功、留得住、做大、走得远,不断提高入园企业的录取率、成功率和就业率。
三是注重动态管理。为及时了解全市孵化基地运行发展情况,解决孵化基地和初创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普遍与孵化基地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多次开展座谈、调研、督导活动,及早发现、指导、解决孵化基地存在的问题,确保孵化基地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在督导孵化基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发展前景不佳的孵化基地将逐步淘汰。
第四,注重品牌建设。全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正逐步从单一孵化向差异化孵化、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发展。其中,在电子商务、工业制造、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相应的专业创业孵化基地,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彰显自身特色。市区两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不断加强对孵化基地的指导、服务和监管,紧扣顶层,加强指导,助力孵化基地形成特色,努力打造“创业天津”新名片。本市青年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