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程子湖旅游度假区附近,有一个叫“江苏大公园”的小镇——江苏省泗阳县陆机镇。近年来,由于被定位为生态镇,陆机镇在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创业富民相结合的道路。
生态经济搭建创业富民平台
陆机镇高度重视生态建设,高标准建设了生态农业示范园和生态环保创业园。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引进生态环保项目,人们的“钱袋”与“生态”二字紧密相连。通过发展生态经济,2016年以来,全镇新增企业家1843人,创业就业6215人,农民年人均收入突破2000元。
谈及生态经济建设带来的效益,该镇乔浩村明君果蔬种植家庭农场合伙人方菲说:“我们家从爷爷奶奶开始就种桃树,多年来一直根据经验看收成、吃东西。一开始镇上给我普及了生态农业的知识,但我很不屑一顾。但是,他们多次上门宣传,让我很尴尬,于是我试了一试,开了一块地,尝试无公害桃树。”
方菲没想到的是,两年后,这块试验田的收入竟然是其他地块收入的总和!“现在,我所有的土地都是生态种植,年收入可以达到20多万元。今年5月,我的桃树种植基地也被评为省级农业示范基地,周围的乡亲特别羡慕我!”方菲说。
“我们一直坚持,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创建生态经济示范镇为契机,不断加大对家庭农场、桃果深加工等生态农业的支持力度,同时扎实推进国家创业园升级改造。以绿色生态引领发展的思路,为镇上居民致富开辟了新的渠道。”镇人民社会研究所所长邱说。
贴心培训激发主动创业热情
这个镇上的脊髓灰质炎患者周成,靠打零工为生多年,收入微薄。
有一次,周成在陆机镇人社组织的“下乡下田”创业培训活动中接触到了SYB创业培训和电商创业,这让他感动不已,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
“作为一个残疾人,我一直缺乏自信和足够的谋生能力,甚至认为自己不会有任何野心。但镇上根据我的实际情况,组织我参加了创业培训,不仅教会了我电商创业的技巧,也让我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周成说。
目前,周成一家通过在网上接单从事服装创意元素加工和绿色农产品销售,收入较原来的零工增长了一倍多。
为高效培育企业家,陆机镇专门成立了就业创业保障领导小组,坚持“个人意志、政策引导、鼓励支持”的原则,实施“清基础、清形势、准方向、实措施”的四步走计划。在摸清辖区农民就业创业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分阶段将创业培训和网络创业培训送到村到户。
“仅2017年上半年,我们就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泗阳县人社局合作举办了桃种植、林下经济、特色农产品推广等5期创业培训班,培训学员269人,鼓励引导120名劳动者创业,带动460多名劳动者就业。目前,我们正在努力申报省级创业型镇村,力争实现就业、创业、培训率100%。”陆机镇工业办公室主任杜晨露说。
以人为本打造绿色服务品牌
“民生为本”一直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工作主线
:15px;">卢集镇劳动保障协理员杨艳、朱媛媛了解相关情况后,向李胜龙介绍了鼓励电商创业的优惠政策,并引导他入驻镇电商创业一条街。李胜龙说:“一开始我还有所顾虑,不想入驻,谁知道到这里一看,才发现条件太好了,房租、水电、宽带费全免,设有公共摄影室、多功能会议室,快递员上门收货,不仅减少了各类成本,还增加了与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在电商创业一条街,我的干劲是更足了!”
除了提供生产经营场地、基本办公条件和后勤保障等基础服务,卢集镇还为入驻电商创业一条街和创业园区的创业者提供一系列配套孵化政策。
卢集镇人大主席张子健介绍:“我们为入驻创业园区的企业开通了‘绿色通道’,免费提供创业指导、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同时,提供工商、税务、专利等服务,协助相关部门落实税费减免、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担保贴息贷款等创业优惠政策。”
据统计,2017年以来,卢集镇已提供各类创业服务近6000人次,减免税费29.3万元,发放创业贷款950万元。卢集镇还根据创业者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申报项目。例如,该镇人社所帮助农丰果蔬家庭农场申报的 “薛大沟” 无公害农产品已获得认证,目前正积极申报绿色产品认证。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创业配套服务,吸引更多创业项目落户,逐步带动人才、技术、资金、资源等创业元素集聚,进一步降低创业者的成本,让他们的创业道路更加顺畅。”卢集镇镇长倪海丽郑重地说。(张娟 姬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