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简称曲阜师范大学,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六所高校之一,也是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高校。入选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惠普国际软件人才与产业基地项目共建高校,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00所本科高校招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1]
学校创建于1955年,名为山东师范学院。1981年,学校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六所重点大学之一。1985年11月,学校更名为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入选山东省著名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2]
2017年10月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占地3061亩,资产总值13.1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9亿元,图书馆藏书416万册;本科招生专业85个,博士招生专业34个,硕士招生专业118个;现有双聘院士2人,教职工2385人,本科生3268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531人,成人教育学生6200余人,留学生110人。
成立于1955年
地点中国山东曲阜
学校类型综合
属性省重点大学|山东名校项目(2012年)|国家培养计划
山东省主管部门
类别公立大学
知名校友宋发堂、张瑞凤、林廷生、薛其坤
学校官网http://www.qfnu.edu.cn
1954年,周恩来总理陪同尼赫鲁访问曲阜,亲自规划曲阜师范大学的选址。
学校历史
山东师范学院
1955年4月,教育部批准建设山东师范学院,位于孔子故里曲阜。同年9月,山东师范大学暂用在济南,在济南吴京路、围棋路原生物系举行首届开学典礼。在山东师范学院期间,有三个专业科目:语文、历史和数学。
曲阜师范学院
1956年5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曲阜师范学院,同年9月迁至曲阜,开启了设置本科教育的历程。学校从济南迁到曲阜市璟宣西路57号。
1970年8月初,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将山东大学文科迁往曲阜,与曲阜师范学院合并。同年11月,曲阜师范学院更名为山东大学。
1974年2月4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发文,宣布恢复山东大学和曲阜师范学院,校名由山东大学改为曲阜师范学院,学校学生全部迁往济南。
1981年,学校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六所重点大学之一。同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高校。
1982年,学校获得了授予硕士学位的权利。
1984年初,学校开始筹建日照教学点。
歌曲
阜师范大学1985年8月,学校设立驻日照办事处,选址在石臼所。9月25日,日照市教学点举行首届开学典礼。11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曲阜师范学院改名为曲阜师范大学。
1988年,学校日照办事处改名为日照分部。
1999年10月,学校开始筹建日照校区,最终选址在日照市烟台北路50号。
2002年9月,学校日照校区三期工程落成,日照校区建成。
2003年,学校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4年,学校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成绩。
2012年,学校入选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2014年7月,学校工学院、软件学院、统计学院(筹)三个应用型学院组建成立。10月,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统计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获批,学校入选惠普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项目共建高校。
2015年12月2日,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部(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正式成立。
2016年1月,学校加入“淮海经济区乡村卓越教师教育联盟”。9月,学校增列为教育部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工作单位。12月,学校3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
2017年7月,学校与梁山县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曲师大附属梁山中学。8月,学校入选教育部“推进实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项目。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根据2017年10月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
校园景色(49张)
中先生为名誉校长,有教职工2385人,专任教师1365人,其中教授228人,副教授484人;拥有双聘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国家和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8人(含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3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3人,全国模范教师6人。有国家教学名师和山东省级教学名师17人,校级教学名师27人。有山东省级教学团队7个,校级教学团队19个。
院系专业
截至2013年9月,曲阜师范大学设有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体育科学学院、书法学院、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翻译学院、电气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印刷学院、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体育教学部27个教学机构,设置本科专业83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根据2017年10月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 重点专业群1个,山东省“自筹经费立项建设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6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学、物理学、体育教育、历史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生物科学
山东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英语、教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科学、体育教育、公共事业管理(体育)、教育技术学、地理科学、思想政治教育、自动化、网络工程、工商管理
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 重点专业群:生物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山东省“自筹经费立项建设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体育教育、教育学、英语、工商管理、应用化学、经济学[24]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现代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山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媒体与传播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教学成果
截至2013年9月,曲阜师范大学在第一至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连续获得一等奖,学生考研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部分专业高达67%以上;英语专业八级通过率高达75%,高出全国平均通过率30余个百分点;法学专业司法考试通过率达到42%。2006年至2012年间,学校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各类大赛获奖1792项。2012年,教育部公布了度第二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其中曲师大学生主持的项目35个,包括创新训练项目27个,创业训练项目8个,曲师大是教育部批准的山东省首批有资格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11所省属高校之一。
学科建设
根据2017年10月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ESI世界前1%学科2个,山东省立项建设一流学科3个,博士一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2个,硕士一级学科22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18个学科入选省重点学科,其中7个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
学科目录
博士后流动站:数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物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
合作交流
校地合作
根据2017年10月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参与曲阜优秀
对外交流(17张)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带、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鲁西经济隆起带建设,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在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规划、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深化校地、校企、校校协同创新,先后与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共建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山东大学等五所“985”高校组建“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与北师大出版集团合作成立华东分社,与浪潮集团、山东省教科院、山东省教育信息中心、济宁市高新区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与日照市合作成立“日照旅游发展研究院”。
国际合作
根据2017年10月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00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本科院校之一,与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皇家大学等10多个国家5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在加拿大、韩国设立了孔子学院。
2000年5月15日,依托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和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学校与中国孔子基金会及海外投资者联合创办了中外合作孔子文化大学。2012年9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独立承办的韩国国立安东大学孔子学院成立。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底,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及资料室纸质藏书达到70余万种、430万册,报刊7000余种,古籍10万余册,大型数据库平台100个,全文电子图书231万册,电子期刊3.6万种,另有大量的光盘文献和多媒体文献,是山东省最重要的文献信息收藏和服务中心之一。
文化传统
编辑
学校标识
校徽
校徽为圆形徽标,内圆中间为“铎”形图案、二人对话的“人”型符号以及建校时间“1955”字样,外圆标有“曲阜师范大学”中英文校名。校徽蕴含了教育平等、学术民主和以人为本的理念。[2]
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校徽石
校徽的典雅色调彰显庄重古朴的风格,木铎之中为二人对坐论学,二人成“仁”。仁者,爱人。“仁”乃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以“仁”突出秉承孔子的教育思想。木铎金声,以人为本的治学治校理念,寓意曲阜师大以夫子之道,仁者之心,给学生以孜孜教诲,以中国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来浸润学生心灵。校徽中的“曲阜师范大学”用毛体集字写就,更添文雅之风。
校旗
校旗中央印有校徽及中英文校名,包括深咖啡、米色、绿、蓝、红五种底色,有五种制形。
精神文化
校训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校训
语出《论语·述而》,意思是,勤奋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育他人而不感到疲倦。这是学校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世代传承的精神血脉。
校歌
《犁牛之子歌》 萃华月,西联灯,春风杏坛弦歌声, 犁牛之子,乐学笃行,博采百家集大成。 萃华月,西联灯,春风杏坛弦歌声, 犁牛之子,乐学笃行,博采百家集大成。 犁牛子,志气扬,难舍昼夜读书忙, 尼山巍巍,洙泗流长,不负我,韶华时光。 犁牛子,志气扬,难舍昼夜读书忙, 尼山巍巍,洙泗流长,不负我,韶华好时光,永担当。 古今事,家国情,千帆竞发,乘长风, 犁牛之子,修德立功,忘却一身,济苍生。 古今事,家国情,千帆竞发,乘长风, 犁牛之子,修德立功,忘却一身,济苍生。 犁牛之子,力挽缰,放眼山川,耕八方。 大海汹涌,迎着朝阳,吾辈大任,勇承当。 犁牛之子,力挽缰,放眼山川,耕八方。 大海汹涌,迎着朝阳,吾辈大任,韶华好时光,永承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