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事业单位,很多人觉得离公务员很远。如果不是好工作或者公务员上岸失败,也不会是首选。
但确实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在薪资待遇、未来晋升、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所以事业单位更容易上岸也不是没有道理。但随着事业编制改革,单位重组和编制变动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编制变化
这次改革的目的是精简机构和职能,精简和削弱市场可以替代的服务职能。分类改革中,自收自支单位决定取消设立,32类事业组织取消设立。这些人的编制将被合同取代。
2、医务人员涨薪
公立医院的设立将逐步取消。与其他群体不同,取消编制相当于打破饭碗。取消医生编制是打破壁垒的第一步。公立医院也进行了工资制度改革试点,允许医院突破现行的事业单位工资规定,以医院为部门,主要以利润作为对人员的奖励。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合理对待人才流动,通过良性竞争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
3、教师薪资变化
教师工资不得高于或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乡村教师、班主任和一线教师享受优惠补贴和福利待遇。
4、改变管理模式
事业单位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改革后,公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条例明确规定:
1."公共机构的新兵应该公开招募."
2.“严肃查处内部招聘、个人招聘、欺诈招聘等各类违法违规案件。”
5、职称制度改革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号文第三条指出,专业技术人员评价要把品德放在首位,淡化唯学历的职称评价标准。
6、鼓励事业单位员工创新创业
众所周知,公务员对兼职的管理非常严格,不可能以股东的身份开公司。但事业单位的态度是鼓励和鼓励他们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兼职或参与项目合作,也可以以个人身份在岗位上开办企业。如果离职创新创业,人事关系可以维持3年。
7、建立定期涨薪制度
在现有“两年调整”的薪酬调整基础上,重新规划,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逐步提高基本工资占比,同时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医院可能成为第一批全面推行这一制度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