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如果还活在工作中,工资微薄,
我连财富和自由的边缘都够不到,也没有自己的事业。
这是我生命的终点吗?
前两天,我一个快40岁的朋友给我讲了他的面试经历:
从北京通州到朝阳,30多公里才采访完,hr问了他两个问题:
“不做影视剧本?
你做过线下活动吗?"
然后就没有了,整个面试持续3分钟!
我朋友一出来就收到了hr的通知:不合身不合身!
朋友很生气,问hr:“你的hr问了我两个问题。你不能在电话里提前沟通吗?”我一定要一路过来吗?中年人只能是你hr的一个kpi吗?"
朋友的经历是所有中年人的缩影:
人到中年,你越来越像一个昂贵的花瓶,
年轻人加班熬夜,第二天又活蹦乱跳,你得3天补回来;年轻人朝气蓬勃,连眼睛都在发光,而你,生活的重担,已经让你的眼睛暗淡无光;年轻人都是说两个字,嬉皮笑脸,而你,blx,都碎了一地;年轻人的工资是你的一半,但不一定比你少,所以他们休了年,你是别人的两倍。性价比越来越低,看也没用,学习能力下降。好像找不到了。竞争优势是什么?
中年人只能走下坡路吗?
在《冯唐成事心法》一书中,冯唐给出了这个问题和一个明确的答案:
中年人不是没有优点,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分崩离析。关键是发挥自己的长处,只要能做到三个成功的方法,就能逆风翻盘。
冯唐是谁?他有多牛?
如果你对冯唐这个名字不熟悉,有一部爆款电视剧《春风十里不如你》,是由冯唐的小说《北京北京》改编而来的。李健、冯唐、于雷出席《春风十里不如你》电视剧发布会
他不仅写小说,还写散文、诗歌,翻译外国作品,样样都做得很好。看看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2005年第三届“茅台杯”人民文学奖,2011年《人民文学》年《未来20人》荣登榜首。2013年,他以每年295万英镑的版税收入被列入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更何况,写作只是他的副业!用冯唐自己的话说:
“其实我是顶级战略管理专家。”
他曾经是著名的麦肯锡公司的高管,后来,
去了华润一直干到了ceo,但是你知道他的起点吗?他一开始是学医的,而且学的同样不俗,拿到了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一个人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干明白,就很不错了,而冯唐就属于那种极少数的,干一行成一行,干啥啥行的人。
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跨领域成功,那么在表象之下,一定有一套底层的思维方法论,
而冯唐也把他走过半生,关于职场、创业、为人处世、个人成长、家庭和谐等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个人思考,总结成了一本《冯唐成事心法》。

读完之后,颇有疑惑开悟,醍醐灌顶的感觉。
而其中关于中年人如何逆袭,冯唐给出了7点建议,其中有3点最为核心。
如何应对中年危机?3个成事心法,唤醒人生第二春
1、持续修炼让自己“安身立命”的本事,一招鲜吃遍天,别断行

这个建议排在了冯唐给中年人7点建议的第二位,可见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能让人“安身立命”的本事呢?冯唐说,其实就是“比较专业的东西”。——在一个领域里面,有没有一个你最专,你最强,你不可替代的东西?
比如公司里面,一想到干什么,领导首先想到的是你,别人不能替代,是不是就能提升你的价值感?是不是就业环境,任他狂风暴雨,你也能岿然不动呢?
冯唐把这种最重要的“安身立命”的本事,分成了3大类。
第一是行业专业。
俗话说转行穷三年。尤其是过了30岁,很多职业规划师都不建议转行,只有在一个行业深耕,才能提升专业能力,积累资源,熟稔渠道,累积人脉……
因此,除非你的行业本身已经走下坡路,否则不建议轻易转行。
第二个是职能专业。
就是你的工作岗位,比如:战略管理、法律、财务、CPA(注册会计师)等等。
第三个是综合的成事能力。
比如你在某一个行业深耕多年,论单独某一项能力,可能你不出挑。但是你能把各方资源汇聚在一起,成事。搭平台,找资源,有人脉,这也属于一个“安身立命”的专业本事。

找到自己的“专长”,才能成就不凡!
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1”,然后拼命修炼,往长拉,不要因为年龄的增长,就停滞了自己在“安身立命”的本事上的持续精进。
- 如果你是做方案的,你能不能把ppt玩成大片的既视感?
- 如果你是做设计的,除了平面设计,你能不能精进手绘、插画的功力?
- 如果你是敲代码的,能不能掌握最前沿,最先进的代码语言?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艘轮船出了故障停靠在码头,船长找了很多人来修理,全都无功而返。后来来了一位老人,他围着轮船转了几圈,然后拿起锤子在发动机的位置,敲了几下,就修好了故障。他跟船长要1000美元,船长大怒:
“敲几下就要1000美元,你也太黑了!”
老人云淡风轻的说:
“敲几下,只要3美元,但是知道往哪里敲,却要997美元!”

很多人之所以成就一般,就在于能力一般、业务水平一般、努力一般,所以结果也一般。
只有在专业上,做到“非你不可”,才能掌握话语权、跟公司、行业的议价权。
只有不可替代,才能不被淘汰!
另外,人到中年要树立一个信念:
年岁大了也有年岁大的优势。
冯唐说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智慧和能力还是高级的。比如认识某些人,因为自己年纪大,认识时间长,建立了信任。而“后浪”还没有建立信任,这就是年龄大的优势。
一定不能妄自菲薄,
人不自信,谁人信之呢?
2、衰年变法。玩点新鲜的,玩精了

什么是衰年变法?冯唐在书里没有说。根据字面的意思,我的理解是:人开始衰老,走下坡路了,就要换个活法。
比如齐白石说的,过了60岁,我换个画风,玩点新鲜的。
比如创业,把情况往最坏了想,这个事业,一笔钱,能不能丢?两三年的时间,能不能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输的起”,那就创业,也许两三年以后,不仅解决了财富自由问题,也解决了中年危机。
我们可以去做一些另类修炼,年轻时候的兴奋点,以前没时间,现在工作稳定了,可以捡起来,去玩点让自己兴奋的事。
画画、摄影、写作、烹饪……
今天是一个什么时代?是一个去中心化,人人都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放大个人擅长的时代。
去寻找一个能创造价值的爱好,好好去玩,用心去玩,玩出成绩,也许就能东边不亮西边亮,墙里开花墙外香。
比如刘慈欣,本职工作就是一个工人,可他用业余时间写科幻小说,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最后写成了中国获得世界科幻文学最高成就的【雨果奖】第一人,被网友誉为“以一己之力,拉升了中国科幻在世界的地位”,名利双收。

我的表妹,生完孩子以后想回去就业,发现已经没有了位置。于是她去学了做宠物生日蛋糕,一开始就是因为喜欢小猫小狗,把这个当兴趣。后来把宠物蛋糕放到网店卖,现在一个月纯收益超过2万,已经比90%的上班族挣的多了。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最怕你把命运完全交到公司手里,别傻傻相信老板说的——“家”文化,
该裁员自保的时候,你看老板心疼过谁?
给自己找个plan b,你会拥有一份莫名的自信,和气定神闲的从容。
3、减少日常开销,别再去“装”,活出真实的自己
想想一个月最少花多少钱。冯唐建议,把钱花在自己真喜欢,也能真享受的地方。
此生已过半,不要装着享受没有快感的东西,如果你不喜欢开车,何必买一辆好车?如果你不喜欢戴表,为什么要买一块名表装样子?
要能够说,我就是一个“不要脸的”,就是真实面对自己,真实面对自己的内心,
我花一块钱能给我带来一块钱的快乐,那我就花这一块钱。
我花一百块钱能给我带来一百块钱的快乐,那我要想想这一百块钱,有没有更好的用处。
小处不省,大事难办,
你浪费的每一分钱,都在减少你未来人生,选择的机会!

你花了不该花的钱,结果不能去学习有用的课程,不能提升自己,不能去理财,不能去给心仪的女孩去买一件像样的礼物,不能在你想创业的时候给你累积启动资金……
也许,就是你每天浪费的那点钱,让你日后的人生,该去投资的时候,却没有资本,然后你的命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逆转~
从今天就开始,节省每一分不必要的开支,不去参加无意义的社交,不受蛊惑去购买所谓的“升级换代”产品,不去见不想见的人,不去干不想干的事……
你会发现不光省了钱,省了时间,生命都变的淡定从容,也更能够去干真正能“成事”的事情了~
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继续聊~
关注我,分享职场技能,个人成长,创业故事,
做一个不畏命运安排,热情燃烧,笃定梦想,矢志不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