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理财陷阱多谨慎投资莫踩“坑”
我们的记者罗莎莎
本报记者顾燕
目前,在线理财已经成为投资热点,一些犯罪嫌疑人将目光转向了这一领域。江苏省常州市反诈骗中心近日公布3起网上投资理财诈骗案件。希望大家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提高警惕,不要踩“坑”。
下载陌生App理财被骗140万
2020年11月,常州市民黄女士添加了一个陌生人的微信,对方推荐投资基金赚钱,并把她拖进了一个名为“王牌团队”的微信群,在群中老师们通过音频授课。听了一会儿,看到跟着老师投资组的人都表现出了“盈利”,黄女士有点动心了。
于是她在群里扫描二维码,下载了“新中国基金”App,试图在平台上投资理财。当初投资小赚了一笔,两次提现成功,黄女士逐渐加大了投资。很快,平台客服表示软件更新了,需要充值同样的金额才能提现。黄女士相信这是真的。充值后发现微信被对方黑了,App无法登录。直到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总共损失了140多万元。
这是一起典型的网上投资理财诈骗案件。是诈骗分子将受害者带入投资理财群聊的“引流”过程,也是教师进行有声授课的“洗脑”过程。骗子用假App做包装,受害者只要充值就被骗。App上显示的“利息、本金”等信息,都是用来蒙骗受害者的,根本不可能提现。
反诈骗提醒:上网时,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的微信。发现自己参与投资理财群聊,要及时退出群聊,举报勒索骗子。尚未上架的app存在安全隐患,不要扫码或点击链接下载,注意防范风险。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在线投资理财,只要你宣传的是双赢套餐,就是诈骗。
跟着“理财老师”教炒股被骗380万
2020年12月29日,常州市民闵先生向常州市反诈骗中心举报,在网上认识了一位网友,被拉入炒股微信群。一个“金融老师”在直播间教股票交易知识,后来说股市不行了,可以通过炒港股快速赚钱。
在添加了所谓“金融老师及其助手”的微信后,闵先生在对方的指导下下载了一款App,开始跟着“金融老师”在App上炒股赚钱。成功取款1万元后,他通过网银先后将钱转入“金融老师”提供的多个银行账户,共计380多万元,发现被骗。
本案诈骗手段分为添加微信、拉群、听讲座直播、炒港股、诱导下载App、转账汇款等几个步骤,是投资理财诈骗的常见套路。但这次常州市反诈骗中心发现,诈骗分子使用多个银行账户收款,涉案银行卡并非持卡人本人使用。经查,涉案银行卡均通过正规流程实名登记,但被卡主出售,流入骗子手中,成为犯罪嫌疑人实施诈骗的工具。受害人以为自己通过转账到这些卡上进行充值和炒股港股,App上余额显示增加。其实资金并没有进入正规的证券账户,余额只是骗子在后台修改的一个数字。
反欺诈提醒:股票一定要通过正规平台,不要下载非正规的股票交易app,不能向不熟悉的个人账户转账;如果不看投资理财组的直播,无论是港股、美股、彩票、数字货币、外汇、期货还是贵金属,凡是声称中包的都是骗子。同时,如果有人购买银行卡或手机卡,应立即拨打110。
交友投资平台工程师被骗215万
十一月
在对方的引导下,陈某扫描了代码并在平台上下注投资赌博。同年11月初,他套现250元,平台账户里的钱无法支取。陈某联系了平台的客服。对方表示,每次下注都要支付相同的金额,才能一起提现。后来说取现需要20%的存款。最后对方表示平台涉嫌被黑客入侵,需要支付20%与黑客无关的验证金。在对方各种原因的欺骗下,陈某先后向客服提供的银行卡转账共计215万元,最终发现被骗。
在这种情况下,
骗子潜入同城交友群,尝试添加每一名群友,从中挑选警惕性低、相信其“平台工程师”身份的受害人进一步行骗。在受害人准备提现时,以“一比一投注提现”“保证金”“黑客验证金”等理由,稳住受害人以便诈骗多更钱款。反诈骗提醒:网友谈到与赚钱相关字眼的,比如“投资理财”“投注博彩”“平台漏洞”“稳赚不赔”,一律投诉后删除;切勿点连接和扫码下载的投资博彩平台,即使首笔能提现能盈利,也只是诱饵,目的是让受害人加大投入;不要向陌生账户转账,转账后在平台账户上的余额都是骗子后台操纵修改,根本无法提现。
【编辑:房家梁】
来源: 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