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12个新工科专业,工科男创业哪个方向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首批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教育部新工程项目的正式认定,意味着备受高教界关注的高校新工程建设进入实施阶段。也就是说,新工科中的一些专业可能会成为未来最热门、最赚钱的大学专业。

近年来,新工程建设是教育领域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从政府、学校到企业,各行各业都在努力建设新工程。2020年全国会议期间,“新工程”分别提出讨论和提交建议。对于广大高中生来说,更多地了解“新工科”专业的发展,可能会在申请志愿和职业规划时得到很多有价值的参考。

“新工科”人才匮乏致产业“缺血”

与传统工程人才相比,未来的新产业、新经济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程”人才,既要对某一学科有精深的研究,又要具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技能特征。

学校培训大楼

与老工程相比,“新工程”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和综合性,特别是信息通信、电子控制、软件设计等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结合。

专家预计,2020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设备、高档数控机床及机器人、新材料将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专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750万,到2025年,人才缺口将上升至950万,电力设备人才缺口也将达到900多万。

跨界整合“新工科”专业成趋势

在当前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征的新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如何培养具有更高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融合能力的新技术人才?

机器人实验室

重庆工程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以工程和学习为主,以计算机和物联网、软件开发、电子信息为特色,建筑信息、经济管理、人文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为积极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学校开设的专业均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重庆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产业的人才需求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更贴近社会需求。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15个新职业,学校有9个与新职业需求高度契合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民日报微博发布的18个热门工科专业中,重庆工程学院占了10个。学校开设的专业就业前景好,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双桥校区鸟瞰图

学校有24个本科专业,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y-word" data-gid="15627956" qid="6527569789269841165" mention-index="0">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自动化、机器人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动画、艺术与科技、数字媒体技术、网络与新媒体、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环境设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其中软件工程学科为重庆市重点培育学科,“软件工程”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为重庆市特色本科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重庆市本科高校一流专业。


产教融合”迎来教育新蜕变


复合型人才匮乏,新工科建设,需要怎么做?


重庆工程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定位,秉承“理论基础好、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定位,一直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深化“通专行·1+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揭牌仪式


2016年学校获批重庆市应用型本科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7年学校成为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2018年学校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获批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新型二级学院建设立项;“金融大数据智能应用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为重庆市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平台、“重庆市数字影视与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华文化动漫研发传播中心”为市级科普基地、“虚拟现实(VR)应用技术研究团队”为市级高校创新团队。


腾讯云大数据学院签约仪式


中兴ICT学院成立


阿里巴巴新零售人才孵化基地授牌仪式


永辉电子商务订单班开班仪式


学校还引入腾讯、中兴、阿里、奇安信、中科视传等知名企业入驻学校共建行业学院及订单班协同育人、联合培养人才,分别共建了“腾讯云大数据学院”“中兴ICT学院”“阿里巴巴新零售人才孵化基地”“网络安全运营工程师班”“中科视传特色班”;并与重庆华日软件、慧与(中国)、新华三、旭硕科技、中衡卓创、重庆金科建筑设计院、沃尔玛、永辉、三福百货、涪陵榨菜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关系,校企双方探索出了一套“标准共定、方案共审、专业共建、师资共享、基地共用、资源共享、文化共融、学生共育”的产教融合工作机制与运行模式;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多元化产教融合模式,为学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形成了以计算机与物联网、软件开发与电子信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特色,建筑信息、经济管理和人文艺术等学科专业协调共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良性发展格局。


学校正扎实推进新时代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以新工科建设为抓手,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智能技术及电子信息产业的历史机遇,以跨越式姿态,朝着办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工程技术大学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