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创新不再是科研院所的特权和“高科技产业”的专属,而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新课题。新形势新机遇下,如何把创新放在发展大局的核心位置,攻克“深水区”改革?必须以创新为动力,引进紧缺高端人才,理顺人才机制,培育创新创业沃土,拥抱创新时代。
培养创新型人才。“我建议天宫重振雄风,不拘一格地掉人才。”人力资源作为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已经从一个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人才资源最大的国家,但顶尖人才流失量居世界首位,解决人才建设问题刻不容缓。一方面要着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加大校企合作。另一方面,要有吸引人才的好政策、好平台、好服务,为人才解后顾之忧,努力匹配人才和岗位,激发人才创业创新活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抓住各个领域的机会。
用制度守护创新之花。良好完善的制度是创新的坚实后盾。近年来,发明创造的活力明显不足。究其原因,有的是知识产权没有得到保护,有的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专利权商业化不足,有的是个人发明创造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奖励.激发创新活力,必须不断完善产权制度,知识产权真正得到保护。与此同时,侵权人的违法成本持续,炒家震惊;必须不断完善创新机制和体制改革,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制度,让个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奖励,从而激发更大的创新活力。
用环境滋养创新成果。创新能力离不开人才建设、制度保障、环境滋养。“创意空间”这一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利用较低的进入壁垒,集聚人才和产业,提供资金、场所和服务,优势互补,为创新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可见,要把奇思妙想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果,就要举办各种创业创新大赛,创新成果才会有脱颖而出的机会;要合理搭建创业创新的优势平台,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营造深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全社会才能全方位培育创新精神。
新时代,“知足常乐”已经变得不可持续,“执着于缺陷”将被消除。只有在每个人心中播下创新的种子,有了时间,有了阳光,有了雨露,创新的幼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在面临诸多挑战的时候,它会为中国遮风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