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网上求助捐款的平台,创业众筹平台

“XXX只有3岁,不幸患上了白血病,而他的父母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如果你经常刷微博和微信,你一定看过这样的募捐信息。

在互联网时代,在线筹款有时可以发挥惊人的发电能力,帮助寻求帮助者渡过难关。但是,难免有人会在网上浑水摸鱼,利用大家的爱来骗钱。

近日,民政部宣布,腾讯公益网络募捐平台、易筹平台等13个平台被指定为首批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这也意味着,目前除了这13家“金字”招牌,其他平台进行网络募捐为非法行为。今后大家在网上献爱心,要注意甄别。

网络募捐多次引发争议

今年3月12日,广州某高校教师何某在个人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上发表文章称,女儿早产需要治疗费10-15万元,但积蓄太少,无法支付。短短20个小时,就筹集了80万元。

但也有校友质疑何的收入、医疗费用的差距,以及达到募资目标后未能停止众筹。事件在网上发酵后,当事人何某在网上道歉并部分退款。

去年9月,安徽省利辛县一名妇女被狗咬成重伤。她的男朋友编造了一个谎言,说她被狗咬是为了救人。经过媒体多次报道,她在网上收了80多万元。

筹款信息是真的吗?爱心捐赠用在哪里?捐款余额怎么办?此前,由于缺乏有效监管,“互联网慈善”引发诸多争议。

网上献爱心认准“指定”平台

9月1日《慈善法》正式实施,规定未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的个人和组织不得在互联网上公开募捐。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进行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上公布募捐信息。

根据《慈善法》的授权,经慈善专家、互联网专家、慈善组织代表、新闻媒体代表、捐赠人组成的评审团评选,民政部近日公布了腾讯公益网络募捐平台、易筹款平台、中国慈善信息平台等13家慈善组织首批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

这意味着目前只有这13家线上平台可以发布公开募捐信息。公众在通过互联网表达爱意时可以关注。如果不是这13家线上平台发布的线上募资信息,要谨慎对待。

个人募捐要和慈善组织合作

根据《慈善法》的规定,所有公开集资都必须取得集资资格。不具备公开募捐资格的个人或者组织应当募捐。他们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慈善组织进行公开募捐,管理募捐资料。

根据规定,不具备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进行公开募捐的,由民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停止募捐活动;非法募集的财产,责令退还赠与人;难以返还的,由民政部门收缴,转交给其他慈善组织用于慈善目的;对有关组织或者个人处以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个人遇到困难,还能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吗?

浙江金兰律师事务所律师洪慧英表示,个人不能公开筹款,但仍可以寻求帮助。如果是帮助自己或者近亲属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应当是个人求助行为,法律不禁止;如果是帮助本人及近亲属以外的他人,属于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编辑:方怡和卓:0579-8318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