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素食窍门,素食创业项目

凤凯的小吃。(英国《华闻周刊》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中新网11月13日电据英国《华闻周刊》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报道,近日,“素食之夜”在伦敦刚刚举行了年度庆典。在众多参与活动的素食品牌中,有一个中餐品牌早早售罄,受到食客的好评。

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素食品牌“丰凯”的创始人。他们是两个生活在英国伦敦的中国女孩,安吉和杰德。虽然品牌成立时间不长,但已经积累了大量粉丝,并被VICE旗下的美食频道Munchies报道。

安吉和杰德在工作。(英国《华闻周刊》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从兴趣到热爱

安吉,一个香港移民家庭,住在伦敦。她的主要业务是建筑咨询公司的项目管理。从2015年开始,她接触素食主义,并亲自尝试。很快,她就爱上了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但是,作为一个中餐爱好者,她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英国素食选择很少。

“大多数中国餐馆的菜单上都有素菜,比如豆腐或青菜,但这些选择仍然非常有限。我发现很难找到新的、不断变化的中国素食。”安吉说,就这样她有了创业的想法。

说起来,安吉跟中餐有很大关系。小时候,她在香港生活了几年,就像她的爷爷在香港著名的水产海鲜餐厅工作一样,这给了小安吉一个接触各种小吃和美食的机会。被曝光后,安吉完成了她对中国食品生产的启蒙。

安吉的搭档小玉也是一个中国女孩。她的中国父母移民到越南,带来了做豆腐的技术,最终发展成为一家包括中餐馆和外卖业务的家庭餐饮企业。小时候,小玉经常在周末和家人一起学做饭。

凤凯的春节活动。(英国《华闻周刊》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特别的中餐

“素食”和“中餐”的结合在英国并不多见。即使你在网上搜索,你也找不到一家著名的中国素食餐馆。

两人都来自“中餐世家”。这一对朋友一有空就聚在一起讨论烹饪,他们也想把这种热情转化为行动,但他们的想法直到去年年底才实现。因为Jade之前有过短暂的经历,所以他们在2017年底引进了一家以他们名字命名的“Phung Kay”品牌的咖啡店。

因为刚起步,丰凯主要以“弹子铺”的形式服务。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积累粉丝,然后在不同的美食节或菜市场出售食物。今年春节期间,他们还成功举办了年夜饭,为预定的客人提供了六道菜的素食中餐。

传统小吃和蒸饺是基础菜,还有亚洲风味的素食馒头和沙拉。

今年7月,VICE旗下的美食频道《麦奇》报道了凤凯的故事。在一次采访中,安吉说,做这些菜吃素不容易。“比如烧和卖,我们已经尝试了很多次,做出了适合的味道。事实上,我们在不断尝试各种材料。”

麦奇报道称,丰凯正在“颠覆英国的中餐”,希望人们忘记“糖醋酱”“炒面”等对中餐的刻板印象。

素食风头正劲

根据Waitrose超市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每八个英国人中就有一个是素食者,包括严格素食者Vegan和Ve

getarian,普通的素食主义者。此外,还有另外21%的受访者称自己是Flexitarian,也就是弹性素食者,在大多数时候吃素食,只是为了营养均衡而偶尔补充肉食。


2016年5月,英国素食主义协会曾经委托市场调查机构询问10000名受访者的饮食习惯,结果显示英国的素食主义人口有54.2万。在2006年,这个数字仅为15万,到今年,该群体的数量已经上升至60万人。


Phung Kay的食物。(英国《华闻周刊》微信公众号)


素食中餐的“蓝海”?


对于素食主义潮流的热度,市场当然先自动反应。Marks & Spencer生鲜食品部、连锁咖啡厅Pret a Manger、亚洲风味连锁餐厅Wagamama等都有自家的素食选项。伦敦在上周刚刚新开了一家素食烹饪学校,应对市场“对素食专长厨师的需求”。


但在这个领域,英国的中餐似乎还没有行动。在传统的中餐馆内,可提供的菜式既不是为素食主义制定的菜单,也不注意调料的成分。据安吉介绍,有些餐馆把有蚝油或鸡蛋的菜也列为素菜单。


“中餐主要还是基于肉类食材,素食主义的选项通常是豆腐或者蘑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想要创造新的素食菜式,弥补这个领域的空白。”安吉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我想大多数的国人都会赞同这个说法,那就是中国人适应能力很强,也具有弹性,所以才有那么多中国移民去到世界各国,并且成功地在当地展开事业。我们创立这个品牌,就是想要让更多人尝到有文化传承又新颖的中华美食。”


在谈到目前英国的素食中餐时,安吉表示虽然该行业还在“婴儿阶段”,但是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餐饮企业重视这一趋势,共同打造中餐与时俱进的新面貌。(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