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赤水河,巍峨青岗坡。青岗坡战斗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他们重温红军长征精神,在红军烈士纪念碑前献花篮,缅怀先烈,鞠躬致敬。他们是爱心使者,是“喝我的大学”公益项目15年的获奖学生。
数百名追梦人在四都赤水纪念馆聆听红军长征的故事
“西九我的大学”大型公益活动是西九公司于2006年创立的公益品牌,旨在关注和解决我国贫困地区优秀学生上大学难的问题,帮助他们“圆梦大学”。项目实施15年来,共投入资金1.13亿元,陪伴近2万名学生圆梦大学、圆梦未来。心怀大爱,站在时代的肩膀上,靠梦想前行。
6月18日至20日,酒业公司举办“2021年,我院百名寻梦人跨越赤水红线”活动,鼓励更多受资助学生心怀大爱,站在时代的肩膀上,圆梦前行。
葡萄酒学习将本次活动定义为“让获奖学生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将红色文化、葡萄酒学习文化、葡萄酒文化融为一体,其形式不局限于讨论,更注重互动与交流。
研讨会现场
在《不忘初心逐梦同行》纪录片中,本次活动的座谈会拉开帷幕,现场气氛热烈热烈。与会人员结合个人经历畅所欲言,讲述了“学酒,我的大学”的感人故事。
学生代表龙水伟发言
说到创业,90后学生代表龙水伟感触颇深。“创业很辛苦,放弃的想法出现过无数次,被打压过无数次。然而,西久在西南边陲辛勤耕耘。几经波折,积累了不少钱。从“三个人”开始,到如今的数百亿酒企,是非常艰难和令人兴奋的。”2009年,当龙水伟从贵州铜仁市的一个贫困家庭进入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时,他注定要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实现自己的创业之路。那一年,19岁的龙水伟,手里拿着高考录取通知书,看着“西南大学”几个字里的泪痕,憧憬着大学生活的美好。他忍不住想和亲人分享这个好消息,赶紧拿着录取通知书跑回家。“妈,你看这是西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被大学录取了。”正在做家务的母亲杨梅英看着儿子手里的通知,高兴得眼睛里充满了笑声。不到一分钟,她妈妈躲到一边,低声哀叹。看着贫穷的家庭,想着每天努力工作的父母,成功的喜悦变成了一丝苦涩。“我该怎么办?就这么放弃了?”心里有矛盾,无法瞬间想到大学。
最后几经波折,“白酒学我的大学”找到并资助了他,使他成功进入大学殿堂。他珍惜这次入学的机会。俗话说“只有努力吃饭,才能做主人”。他从一个贫穷的家庭进入大学,在学校努力学习。大学的每一天,他的生活都忙碌而充实。2015年,他创办了重庆古思特Maker Space。截至目前,孵化器已注册服务企业约500家。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他提出,能帮助别人的仁人志士,要传递葡萄酒爱好者的爱心,共同把“葡萄酒学我的大学”做大做强,惠及更多的学生。
学生代表高端发言
目前在白酒公司,
职的高端,同时也是2015年“习酒我的大学”其中一名获奖者。2015年夏天,她收到了贵州大学酿酒学院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通知书。是习酒的奖学金为她交了第一年的学费,为当时家境窘迫的她减轻了不少负担。从那以后,习酒“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形象在高端心中生根,并将毕业后入职习酒公司作为目标。去年夏天,她成功入职习酒公司,在生产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次“习酒·我的大学”百名逐梦者四渡赤水红色行活动途中,高端感慨颇多,眼眶时含泪水,感受到了红军四渡赤水的光辉历史,感悟了长征精神,她觉得这次活动意义非凡。
习酒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汪地强发言
像龙水维和高端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习酒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汪地强指出,本次活动目的就是勉励当代学子以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为己任,秉承“吾辈当自强”的奋斗精神,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同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重温红色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厚植爱党、爱国的大情怀,凝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争做新时代的新青年。

百名逐梦者合影留念
“习酒·我的大学”百名逐梦者四渡赤水红色行活动,让历年获奖学子回“家”,实地体会习酒的君品文化,感受习酒的大爱精神,给学子们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加深彼此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让大家在赤水河畔这片红色热土寻访红色足迹,从长征精神中感悟初心和使命,从四渡赤水历史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激励大家在逐梦路上,更好地散发自己的价值光芒,并通过这种精神传递,帮助更多的年轻人树立理想信念,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杨海朋)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