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库,CPPCC全国委员会委员。源地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7日电's创新成为今年两会的关键词之一。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创业的有10多处,提到创新的有30处,是10多年来最高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办公室原主任、审计署原委员、总经济师李永库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鼓励群众创业创新,令人十分鼓舞。因为,只有当一个国家的创业和创新成为社会的基本共识,这个国家的经济才会有更可持续的发展势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证明,只要外部条件合适,普通人就能传递出世界惊叹和羡慕的创业精神、创新活力和能量。
毕竟,从提出政策号召到扎根并转化为政府和人民的自觉行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永库建议,首先,国家要从战略高度研究制定促进大众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指定部门牵头,系统梳理阻碍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研究如何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要让企业家玩得轻松,没有后顾之忧,想尽一切办法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等绊脚石,让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其次,李永库委员从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掀起的开拓创新浪潮中得到启发,提出要出台一系列具体政策,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下海创业。“92派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商界的中坚力量。当时,他们在国家政策号召和社会支持创业创新氛围的影响下,走出了国家机关大院、实验室、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车间,勇敢地跃入商海,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新生力量。".
不止如此。
李永库分析,现阶段鼓励公职人员下海,可以一举两得。“第一,在全社会树立创业创新标杆,引领社会资本在创业创新方面,可以起到巨大的示范作用。第二,可以客观上达到行政系统减员、减员、增效的效果。三是能有效提高全社会就业率。因为这些人综合素质比较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比较强,创业创新的成功概率也比较高。一个公职人员出海,一两年内开8、9个人上班,不是问题。”李永库说,第四个功能是公职人员可以通过在海上创业直接创造财富。总的来说,公职人员下海的财富创造效应是明显的。最后一个功能是推进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国。“国家领导人说过,官员不想发财,他们也不想发财。如果有鼓励公职人员下海的政策,想当老板的公职人员可以公开下海,为其过渡提供适当的政策支持,从而减少公职人员内部思想的不稳定性。留下来就要严格依法办事,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李永库说。
最后,李永库建议全社会营造鼓励创业、拥抱创新的氛围。“媒体要大张旗鼓宣传创业创新模式,宣传正能量。”同时,政策和措施要同步,必须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等更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切实帮助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