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傻留学员工维权
芥菜堆晓晓2月23日报道近日,a股上市公司文华传媒旗下从事留学的子公司被曝出维权纠纷。据透露,太傻留学以“文华媒体总部不拨款”为由拖欠员工工资和社保2-3个月。同时,与学生签订的“可退费”合同也未如期退还。
知情人士还透露,太傻不能出国留学可能会启动破产清算,学生和员工纷纷在总部维权。芥子堆打电话给太傻北京总部和文华媒体,但他们没有回答。
退费无望,学员自己跟国外校方对接
“自从去年10月我要求退款后,班主任一直在推我回去,我一直相信他”。学生王丽告诉芥子,2018年9月底,她与泰莎签订了退款合同,合同中明确要求在2019年1月29日前退款。直到1月31日,王莉联系老师,“没人能找到他”。据王莉介绍,当时报名时,业务员承诺先交10万,课程结束后再退7万。如果考试成绩没有达到太笨承诺的分数线,会全额退款。王莉对比了同龄人的价格。“3万元左右是正常收费。”。但销售人员告诉王丽,如果不先交10万再退,就要一次性交6万。王莉想,同样课时学费翻倍会更划算。
“课程没有明码标价的报价,说的是多少销售额。”现在想起来,王丽觉得有很多奇怪的地方,但当时她觉得这个机构是个老牌子,没有想太多。
2月21日,王莉去太三北京留学,发现公司只有五六个上班族。其中一名员工告诉她:“退款情况不容乐观,建议走法律程序。”
王力还告诉芥末堆,他的朋友申请了德国的医学博士项目。该项目由德国学校第三方合作机构对接。项目申请不成功的时候,向朋友收取近5万元,实在是太傻了。服务费,“目前的情况太傻了,在德国找第三方麻烦,学生自己跑去跟德国学校对接。”
与王莉相比,杨东更生气。“我的身份只是接触咨询老师,从来没有享受过他们的任何服务”。杨东说,今年1月,他太傻了,通过学姐的介绍才知道,销售人员催他尽快签合同,“不然可能就没名额分配了”。
太傻向杨冬收取了5万元咨询费
杨东1月25日与泰莎签约,几天后将5万元存入泰莎账户。交完钱后,杨东被告知排队等候。“他们应该知道公司即将面临破产或不再能够提供服务,但他们也让我支付了这笔钱。”杨东生气地说。
杨冬与咨询老师的对话
,老师得知他笨到不会做题后,让他提交退款申请,并承诺全额退款。直到事件发生,杨东一直没有收到退款负责人的任何回复。杨东说,他所在的小组有130多人维权。"公章已经被文华媒体拿走了."学生李莎莎到北京总部维权时,被告知告诉芥子盾:“据说退款协议不能签,说不能退”。
进退两难,维权路上仍有顾虑?
李莎莎也想改掉自己的愚蠢,自己申请,但她告诉芥子盾,学生的邮箱和密码是申请团队申请的,所以她需要向申请团队索要邮箱和密码才能继续申请。“所以学生们现在进退两难。如果他们想再开一个邮箱,很可能会重复申请团队提交的材料。保险起见,我得等申请老师跟太笨协商,然后继续跟他们完成申请流程。”
说到他的申请,更令李莎莎气愤的是,与大沙签订的合约中有一项不合理的条款,如果学员通过其他途径申请成功,结果会被视为大沙
arge/pgc-image/RItgv1OKgM6Eu" />太傻留学与学员合同条例
更有学员爆料,太傻员工曾凭借掌握学员所有学情资料,以搅坏学业为由来威胁学员,禁止学员在公共平台进行维权发声。
“我只能去找仲裁”,可杨冬同时顾虑的还有高昂的仲裁费用,“就算赢了,他们公司没有钱我们也是白白浪费一万多。”况且,杨冬觉得大家的时间和精力都是耗不起的。
断交社保断发工资,员工消极怠工
李莎莎从不曾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准备半天,却换来这样的噩耗。去年11月份,李莎莎开始紧张地准备各种申请材料,“每天都密集使用大脑,经常头痛”。
李莎莎申请的是人文社科类的专业,自己基本DIY了大部分材料,交给太傻的只剩下文章润色和语法修改之类的小任务。12月份,太傻申请团队告诉她申请发出去了。整整等了三个月,一点消息都没有,李莎莎开始质疑是不是自己不够优秀,“过年外面张灯结彩,我心里却像炼狱一样”。
直到前几天,李莎莎才知道这三个月来一直没有进度的真实原因:太傻欠了外包合作项目的申请老师几百万的债款,导致申请老师和他们的团队们已经接近两年没有任何报酬了,老师们手下的人罢工,终止了几百个学生的申请进程。
据太傻员工爆料,21日,北京总部高层已经撤退三分之二,剩下的员工准备维权或办理离职。
“在2019年开年上班的第一周,我们广州分公司的员工就被告知,集团没有转来房租费,物业要拉闸了,你们收拾好贵重物品早点回家。”在太傻留学工作五年多的老员工徐文本以为,公司上市后迎来的是春天,却不料等到的是“2月21日下午5点多,广州分公司被拉闸”这样的结果。与此同时,徐文等还被告知,2月份的社保公积金集团很可能不能交了。
徐文现在最担心的是怎么保证社保不断交,“把我们的社保续交了,其他的都好商量”。徐文告诉芥末堆,要连续缴满五年才有资格在广州买房,中间一个月都不能断。”
多名员工表示,目前不知道该找谁沟通,北京橙怀科技(太傻留学母公司)总经理晏飞表示一直在和华闻集团沟通。但截至目前,员工们仍未收到任何有效的沟通信息,公司也并未提供华闻对接人的联系方式。另据员工透露,总公司华闻传媒承诺下周一会就此事与员工进行沟通。
2018年营业额大幅下跌早有隐患?
学员@提醒善良的人表示,自己是源于十年前对太傻的好印象,所以义无反顾选择了太傻。
早年的太傻在留学行业颇有名气。太傻留学的前身是“太傻网”,依靠论坛起家。911事件后美国留学签证越来越难,没有中介敢大规模的做美国留学,留学生自发在网络上形成一个个互助的小群体,太傻一时成为留学生的乐土,大量学生留下自己学习语言,申请学校和签证的心得,一度形成非常不错的口碑,坐拥大量的PC端流量。
依据澄怀科技在2013年7月提交的审计年报,公司2012年度营收1.47亿人民币,净利3559万人民币。2013年其网站注册用户已超过260万人,每年新增注册用户超过50万人,独立IP访问量超过2200万每年,网站的用户访问量累计超过3亿次每年。
2013年7月20日,A股上市公司华闻传媒发布股东决议,决定定向增发34亿收购8家文化传媒类企业,其中收购澄怀科技100%的股权,自此太傻留学成为第一家被并入上市公司的留学品牌。

太傻留学企业关系图
光鲜背后,太傻留学的代价是与华闻传媒高昂的对赌。根据2013年-2017年的财务数据,橙怀科技与华闻传媒的对赌利润分别为4750.83万元、6449.87万元、8750.33万元、8750.33万元、8750.33万元,合计约3.75亿元;而实际利润分别为4750.83万元、6464.57万元、8844.62万元、8859.62万元、8723.96万元,合计约3.76万元,完成率达100.51%,高于承诺金额191.91万元。
为了完成对赌,太傻通过“全额退款”等承诺吸引学员,却也酿下难以解决的隐患。仔细看不难发现,在2017年,太傻在对赌业绩中已经有所吃力,其出国留学咨询相关业务营收缩水至4634万元,同比降幅56.2%。2018年其营业利润更是出现断崖式下跌状态。

澄怀科技2013年至2018年度业绩
华闻传媒在2019年1月31日披露业绩报告中显示,公司2018年度预计亏损约48亿元至38亿元。2月16日,华闻传媒发布的《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的回复公告》中透露,作为澄怀科技长期持续经营的留学业务,2018 年未经审计的销售额较 2017年下降 44.34%,毛利同比下降了 93%。
公告中,华闻数媒对业绩不佳的解释是2018年澄怀科技在美国留学政策收紧、市场竞争压力加剧及市场趋势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管理层发生全面变动,加之现金流的紧缺,导致大量员工出于对自身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考虑申请离职,以致销售人员更为紧缺,市场宣传未能到位,直接造成销售额的大幅下降;因开展广告业务的资金问题,澄怀科技2018年停止了广告业务;旅游业务虽然基本正常,但由于基数较小,并未能对澄怀科技业绩形成显著贡献。
事实上,华闻传媒早在2013年发布的年度报告中就已预测到未来即将面临的问题。报告曾提到未来行业的主要风险有恶性竞争增加、海外院校进驻和渠道逐渐丰富三点,具体为:
随着留学市场的增长,市场的参与者将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行业经常出现恶性竞争,导致消费者信任度逐年下滑;
部分海外院校在国内开设了办事处或代表处,使国内留学申请者可以直接和学校沟通联系,抢占留学服务企业的市场;
教育国际化带来海外游学及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留学渠道逐渐丰富。这些都将会造成澄怀科技留学咨询服务业务的经营风险。
尤其继2017年1月关于出国留学机构的中介资质认定取消之后,留学中介市场主体的准入门槛降低,众多“无证经营”的中小型留学服务公司入局,竞争更加激烈。但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太傻留学似乎并没有在产品和服务上花多少心思,而是一心以销售驱动业绩。
知乎上关于“太傻留学怎么样?”的问题下,前几年就有网友回答道:“你问的是那家每年每个学生收几万,然后流水线作业,申请全靠天意,申请失败第二年退款,还不给利息的合法集资公司吗”。由此可见,太傻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或许早已饱受质疑。
“目前,国内从事留学申请、介绍的机构名目繁多。其实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中介机构,门槛低和需要人气维持,都是中介机构逃脱不了的瓶颈。”一位从事留学中介业务的人士早在2013年就这样评价太傻网。
它的“陨落”是追求快钱酿下的苦果,也是留学行业进入洗牌期的征兆。
(文中所有名字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