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室外寒冷逼人,但在虎城百合公寓的一栋居民楼里,24岁的沈雪峰和朋友们正忙着煮饺子、吃火锅,空气中弥漫着暖暖的香味。都是去年刚从武汉毕业的大学生,一走出校门就受到湖州企业的邀请。“在湖州工作,连租房都享受补贴。住了几个月,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个城市了。这让我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说着,小薛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当代城市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为了进一步聚集更多优秀人才来湖工作创业,湖州去年提出了一个掷地有声的目标:五年内引进30万大学生等人才来湖工作创业!
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为使这一目标尽快从计划变为现实,作为“招才引智”的主力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汇集各部门资源,发挥全系统力量,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全力以赴做好人才招聘工作。
请进来 用独特的城市魅力招揽人才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湖州一直在努力吸引和留住大学生。
为了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来湖工作创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湖州的企业负责人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一起周游各地,向具有独特城市魅力的人才发出邀请。
上个月6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澍带领我市著名企业,如吴兴梦工厂、浙江巨人控股有限公司、浙江华夏杰高分子建材有限公司、永益家具有限公司等,到甘肃省兰州市,吸引大学生来湖务工创业。“当前,湖州比以往更需要人才,比以往更能承载人才,比以往更能成就人才。我们相信,湖州优越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条件、优美的自然生态、良好的工作环境,必将成为青年学子施展抱负、放飞梦想、实现理想的广阔舞台……”热情的邀请让数百名兰州学子兴奋不已。现场,兰州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学院还与我市签订了《校地人才智力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书》,为下一步合作开启了新篇章。
两天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带领浙江四维视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赴湖北武汉,向部分高校介绍我市就业创业新政策,并在“9360”联盟中深化拓展地方校地人才合作。
据悉,2017年全市共开展招聘活动78场,涉及企业1万家,提供就业岗位10万余个,吸引2.5万名大学生到湖州就业创业。去年10月21日,在市提出“五年内引进30万大学生等人才来湖务工创业”的目标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加快了人才招录步伐。预计今年我市高校、企业、平台发布就业创业公告不少于500条。同时,以甘肃、安徽、陕西、广西高校为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200多场招聘会,计划吸引6万名大学生等人才来湖州工作创业。
留下来 大学生频收就业创业
“大礼包”带来人才后,要想留下来,服务必须跟上。为了留住优秀人才,湖州去年非常努力,频频给大学生就业创业“大礼包”。
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去年3月,我市率先出台《大学生创业十大扶持政策》,从取消户籍限制、加大补贴力度、降低融资门槛、优化服务环境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进行了扶持。
12月
生每人每月1000元的生活补贴;毕业年度在校大学生,只要来湖参加招聘会,都能享受“路费”补贴;对于来湖创业,或者企业引进来湖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不管你是打算在湖州买房还是租房,统统都能享受补贴;对于在湖创业的大学生,如果是租用场地创业的,就连租金我市也将给予一定的补贴……在一揽子诚挚十足的政策扶持下,大学生在湖州就业创业的底气更足了。干起来 聚优秀人才再造城市未来
要给人才编制一张“乐业网”,让他们干劲十足地投身湖州的建设,举人才聚之力再造城市的未来,为此我市通过多方联动,努力提升服务水平。
记者从市人力社保局了解到,奔着“5年引进30万名大学生和其他各类人才来湖就业创业”这一共同目标,我市各部门不断加强协作,通过充分发挥科技、教育、财政、商务、工会、团委、妇联等各部门职能作用,整合相关政策、资金、平台等各类资源要素,并通过结合众创十条,推动科技城、特色小镇、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园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提升了各类平台对大学生的承载能力。与此同时,我市又借助部门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及时总结县区、部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经验做法和特色亮点,形成工作合力,发挥聚合效应。
聚引大学生和各类人才来湖就业创业,最终依靠的还是市场主体力量,因此落脚点往往是在我市广大企业中。为此,市人力社保局通过积极调动企业、平台及中介组织主体活力,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在大学生招引、培训和交流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借助政府购买服务、政企合作、政府推动等方式,建立起多方参与的聚引大学生和各类人才来湖就业创业工作模式。
记者 施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