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板指数基金排名前十名,创业板指数历史最高点和最低点是多少

八年前,创业板的开通被视为一个闪入现实的梦想。的确,在过去的8年里,创业板不仅产生了许多10倍大牛股,也让一批投资者和企业家发家致富。

但事实上,在过去的八年里,创业板一直伴随着争议。前三年指数从1000点跌至585点,然后在一次大牛市中,部分公司股价超越茅台,市场从市盈率谈市场梦幻率。

如今,在经历了周一200多只股票的跌停后,当创业板指数再次回落到1600多点时,最初的28颗“星星”和后来的“四驴金刚”大多已经失去了风光,神话的幻灭似乎是另一个场景中“梦想回归现实”的演绎。

那么,在表演为王的现实世界里,如何找到“诗与远方”?

股价犹如梦一场

当然,首先提到的是刚开始上市的28家公司,但经过8年的努力,霍山君(微信号:霍山5188)发现,很多公司的股价距离最初的开航点并不远。这像梦吗?

比如南丰股份,7月18日收盘价为10.77元(以下价格也是预配股),2009年10月30日收盘价为9.83元;吉峰农机停牌前收盘价为6.72元,2009年10月30日收盘价为8.68元;金亚科技2009年7月18日收盘价为6.99元,10月30日收盘价为14.7元。

除了28位“明星”,创业板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王者”。当然,必须说的是,东方财富、乐视、掌上科技、网科都在这四家公司之列。这四家公司因为股价屡创新高,被称为创业板的“四大金刚”。

从其上市至今来看,确实给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回报,但从股价的峰值下跌来看,下跌的幅度也是惊人的。其中,东方财富、掌中科技、网科股价最高,分别为47.53元、23.51元、25.46元,7月18日收盘价分别为10.59元、7.11元、9.84元。

乐视设定的最高价为89.47元,停牌前收盘价为30.68元。但从公募基金估值下调来看,最低价已经下调至20.13元。

另外,我们来看一组那些年的股价对比图,其中有些公司曾经和茅台对比过,但现在都有非常大的修正。从这些对比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这几年创业板的疯狂。

部分创业板价格大幅调整回个股

A股创业板今年涨幅全球倒数第二

霍善军发现,今年S&P港股创业板指数跌幅高达22.83%,而a股创业板指数也下跌了15.01%。在全球几大创业板市场的表现对比中,香港创业板市场表现最差,而a股创业板市场则是第二低。

今年以来a股创业板指数和MSCI全球小盘股指数走势图

(注:白线指a股创业板,来源:彭博)

近1年创业板指数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日经创业板指数的比较

注:浅蓝线指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黄线指NEKKI JASDAQ指数,深蓝线指创业板。

">▼最近1年韩国KOSDAQ综合指数与A股创业板指走势对比


(资料来源:谷歌财经)


▼最近1年A股创业板指与标普香港创业板指数走势图


(资料来源:华尔街日报)


龙头业绩下滑拖累


在创业板中,这些个股的大幅回调,显然也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一个板块、某一个行业,但是大多存在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多数的个股均出现了业绩下滑,甚至出现了亏损,而这种端倪其实在一季报的时候就已经出现。


民生证券曾指出,比较创业板内公司净利增速中值,2017一季度净利增速中值小于2016年,表明创业板2017一季度净利增速情况较2016年确有一定回落。


此外,“进一步考察净利贡献前10%的龙头企业净利情况,可以发现在2016年龙头企业整体增速还能高于创业板整体,对板块增速有积极贡献,但2017一季度板块龙头企业的增速已出现低于板块整体水平,净利增速中值也由2016年的30.4%降至23.2%,进一步验证了龙头对板块增速的拖累。”


这种拖累到了中报季的时候,似乎尤为明显,在创业板权重比例靠前的公司中,温氏股份虽然预告盈利16亿元至19亿元之间,但是比上年同期下降73.71%—77.86%;乐视网就更不用多说了,预告亏损63668.34万元至64168.34万元。


在创业板中,温氏股份净利润占整个板块比重非常高,对整个板块影响十分大。若是剔除温氏股份以后,经过统计可以发现,创业板2016年年报、2017年一季报、2017年中报预告的业绩增速分别为 31.0%、26.8%、24.4%,呈现逐步下滑态势。创业板中报业绩增速增速较 2016 年更是有明显回落。


从股本大小来看,在创业板中,权重股的业绩持续下行,而小市值公司业绩则出现反弹。数据显示, 创业板市值排名前50%的公司中报业绩增速26.2%,相对于一季报的30.0%继续下行,已经连续3个季度下行; 创业板市值排名后50%的公司中报业绩增速21.5%,相对于一季报的18.7%有所上行。


某私募机构人士就说道,“我们对创业板整体并不看好,昨日以创业板为代表延续大跌,主要的一方面原因就是中报预告多只权重股业绩不达预期。”


而海富通基金也表示,由于今年以来的市场投资大多遵循“业绩为王”的主线,创业板成分公司过去几年依赖大规模的收购兼并业务扩张的光景不再,一旦传统业务业绩不达标,或将成为创业板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外延式并购规模下滑


众所周知,创业板公司在过去喜欢讲故事、做并购重组。有数据显示,在2015年以来,做过外延式并购的创业板公司的业绩增速显著高于没做过外延式并购的公司。还有,在此前,创业板的业绩增长中,有接近一半增长是由外延式并购所贡献的。


而目前,创业板外延式并购已经开始慢慢退潮。 在2015年创业板外延式并购规模达到了1380亿, 2016年创业板外延式并购规模为810亿,相对于2015年下行了41%。或许是由于监管趋严,2017年创业板外延式并购规模进一步下行,其中,今年上半年创业板外延式并购规模仅为116亿,规模明显下降了。


平安大华基金人士在接受火山君(微信号:huoshan5188)采访时分析称,创业板盈利尚无趋势性好转。本周,随着中报不断披露,创业板再次出现明显调整。在经济平稳的背景下,创业板盈利趋势显著差于主板蓝筹股。困扰创业板业绩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并购重组过程中的商誉减值,可能存在一些并购后业绩不断低于预期的事例。


杀估值到何时?


其实对于创业板目前的调整,说到底最终还是由于个股业绩增长不达预期,演变成估值的持续回归,那么在现阶段,投资者最想知道的,也就是这个高估值消化过程还将持续多久?


根据深交所7月17日数据,创业板平均市盈率为45.96(倍),今年以来的最高值是在2017年1月4日,平均市盈率为74.66(倍),可以看出,相比于年初的市盈率水平,目前的市盈率降幅超过三分之一。


再拉长一点时间来看,2015年6月3日,创业板平均市盈率曾经高达146.57(倍),可见,相比于2015年牛市时出现的峰值,如今的市盈率水平降幅超过三分之二。


那么,如果从历史的最低点来看,目前的估值又是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呢?众所周知,创业板指曾在2012年12月4日创下585点的历史低位,而在2012年12月3日,创业板的估值水平降到了26.19(倍)。


当然,这并不是说,创业板这轮的调整一定会回到这个估值水平,其实重点还是在于看创业板整体的业绩增速。但是从不少券商的预计来看,却依然并不乐观。


比如招商证券就表示,维持创业板2017年全年业绩增速25%的判断;综合考虑并表和商誉减值影响,判断2018年业绩将会回落至个位数增长。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整体估值的回归或许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如何寻觅“诗和远方”?


在2012-2015年的那波牛市之中,创业板诞生了不少的10倍牛股。


那么在如今回归“业绩为王”的时代,如何挑选下一个“诗和远方”呢?


其实火山君注意到,创业板指数虽然表现不佳,但是成分股以外的部分股票表现也并没有那么差。一些创业板权重股因中报业绩预告遭到投资者用脚投票,但如果一些成长股因此受到牵连,反而形成了低估的机会。


联讯证券就认为,市场行情围绕金融蓝筹的“补涨”和周期上游的“涨价”展开,大盘因为创业板的弱势反而受到更多资金更多关照。创业板指的败退,固然有创业板权重股业绩不达预期的整体影响,“小票们”实则已经出现的分化值得市场关注。不论高估值低估值,最大的风险都是业绩不达预期。7月份作为创业板的业绩预告期,适当提防,挖掘超预期和错杀。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业绩不达预期的另外一个因素在于今年并购并表的减少,从这方面来看的话,那些依靠内生增长的创业板公司就显得尤为值得关注。


对此,招商证券指出,对于创业板而言,如果一定要寻找依靠内生增长的公司,建议从医疗、电子、通信、电气设备等,上述细分行业的几家上市公司,主要依靠内生增长仍然获得一定的高增长。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应继续坚持业绩为王,坚守各行业白马龙头。本次中央会议强调金融改革服务于实体经济,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脱虚入实”将使得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因此行业白马龙头将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享受估值溢价,寻找业绩与估值匹配的行业白马将是投资主线。”平安大华基金人士表示。


每经记者 黄小聪 刘海军 刘鸿飞 每经编辑 吴永久


投资有风险,独立判断很重要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依据,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