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南昌有几个区,南昌创业吧

上周,江西省统计局公布了包括南昌在内的江西省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一时之间,大家意见不一,关于南昌发展的各种话题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南昌各区县的人口流动性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根据最新消息,南昌市统计局发布了南昌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南昌的人口形势和发展趋势逐渐明朗。

“2020年,南昌常住人口625.5万人,省内流动人口175.04万人,跨省流入人口44.9万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88.02万人和25.46万人。与2010年的504.26万人相比,增加了121.24万人,增幅为24.04%,年均增幅为2.18%,远超全国(0.53%)和全省(0.14%)的增幅。是全省唯一年均增速超过1%的城市,比上一个十年年均增速高0.89个百分点。人口总量新增百万,增速快于上个十年。

01

城区人口342万!南昌迈入型大城市

红谷滩、高新区、经开区人口导入明显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全市12个县(开发区、行政区)常住人口数为呈“九增三降”。城区人口前三位的区为青山湖区、红谷滩区、经开区!

根据最新的七大数据,

lor: #333333; --tt-darkmode-color: #A3A3A3;">九个常住人口增加的县区分别是南昌县118.68万人、红谷滩区55.58万人、高新区44.71万人、经开区46.33万人、青山湖区66.26万人、安义县25.26万人、湾里管理局11.13万人、青云谱区34.91万人、新建区66.42万人。


三个常住人口减少的县区分别是西湖区48.52万人、东湖区42.17万人、进贤县62.03万人。




根据此次发布数据,南昌城区人口已经突破300万,达到342万人。按照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这意味着南昌已经晋升Ⅰ型大城市行列。


人口分布趋向均衡,产业留人优势凸显。随着全市新型城镇化进程和新型工业化发展不断深入,吸引大批科技含量高、规模效益好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在新城区和开发区落户,产城融合进程不断深化,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在留住老城区外溢人口的同时加速集聚外来人口。


通过对比六普数据,南昌红谷滩、高新区、经开区人口导入明显,尤其是红谷滩区,七普人口数据较六普增加152%;高新区次之,七普人口数据较六普增加95.63%;经开区增速排名第三,较六普增加76.01%。排名中增幅最小的是新建区。通过此次人口的增量看,不少区域人口与南昌行政划分的调整或许也有关系,如新建区在上一个十年还保留了生米等区域。


当然,老城区的人口乏力已经是不争的实施,东湖西湖两个核心老城区的人口数双双下降。


当然这一方面与近年南昌本身的人口疏散思维也有关系,随着南昌城市版图的外拓,人们的工作、生活圈也在随之变化,同时有些人将目光投向正在兴起的新区,毕竟新城区有更好的生活环境,更新的规划预期,因此新城区的楼市活跃度也更高,这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02


各年龄段比重“两降一升”


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从年龄构成来看,全市0-14岁人口为109.0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44%;15—59岁人口为422.7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59%;60岁及以上人口为93.6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4.9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65.95万人,占总人口的10.54%)。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下降1.03个百分点、下降2.32个百分点、上升3.34个百分点,呈现出“两降一升”格局。此外,随着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对年轻人口的持续吸引,在全国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下,我市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人口红利继续保持,老龄化进程相对较缓。


人口素质持续提升,人才红利不断释放。在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均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分别为156.52万人、102.47万人、185.07万人、125.53万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0.32年提高至11.01年,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由130903人下降到120563人,文盲率由2.60%下降为1.93%。


从城乡人口来看,全市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88.38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37.12万人,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57.01万人,乡村人口减少35.7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由2010年65.71%上升到78.08%,提高了12.37个百分点。在全市常住人口中,省内流动人口175.04万人,跨省流入人口44.90万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88.02万人和25.46万人,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03


各区县结合未来楼市布局


区域之间差距拉大


根据“十四五”规划,各县区都涉及到新建商品住房的发展,涵盖未来5年开发的片区范围,整体新建商品房套数高达50万套其中供应量最大部分为九望新城、其次为高铁新城及象湖滨江板块。


新增人口购租房需求。“十四五”期间,南昌市仍为人口净流入城市,新就业大学生与外来务工人员为主要购租住房群体。参考近十年期间人口流入情况以及全市大学生购租住房需求调研,考虑人才引进相关政策激励,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人口住房需求年均约6万套。


存量人口改善性购房需求。“十四五”期间,南昌市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居民生活水平将持续改善,住房改善性需求潜力亦将进一步释放。综合全市人口结构变化情况、新建商品住房与存量商品住房市场发展分析、存量住房结构分析、住房需求调查等研究,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市存量人口改善性购房需求年均约2.5万套。


城市更新带来的住房需求。“十四五”期间,南昌市将继续有序开展城市更新工作,加快老城疏解和土地二次开发利用,提升居民居住质量。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市住宅拆迁改造需求年均约1.5万套。


这些都将影响到未来南昌整体人口以及各区县人口的关系!


放眼南昌市区范围,结合七普最新数据和未来供应,土地可利用率来看,东湖区除非拓展扬子洲,按照目前的情况未来可塑性有限,西湖区未来供应主要集中在朝阳以及老城部分区域,后续人口增长的幅度依然有限。而老城中青云谱未来可拓展面相对比较宽,未来五年预计新增五万套商品房的计划表明这个区域接下来有望新增更多人口!


此外,红谷滩,青山湖区,新建区,经开区,南昌县都涉及大面积的开发范围,因此从新盘供应到可塑性上看都会更强,甚至是打造出部分亮点区域。因此后续新增的人口部分或许会更大!


04


做强省会依旧任重道远


是时候进军特大城市了!撤县设区正当时!


前期我们提及南昌和周边省会对比,差距却越来越大,未来需要突围,打破行政壁垒只是一方面,更核心的问题还是从政策上调整思维,真正将省会南昌作为标杆去打造,提高“人口首位度”。因为以江西省内的各项指标看,要想走“双核”战略难度非常大,从此次周边突围的省会看,基本都是走强省会的战略一路逆袭,后续再带动周边地市开发!


南昌要发展一方面要统筹全市一盘棋,另一方面要查漏补缺、做强薄弱的区县。在此次发布的数据中,东湖、西湖、进贤区人口呈现下降趋势,不知在此轮老城改造之后,老城换新颜,是否有能激发新的活力吸引人口回迁。对于进贤县而言,其实进贤有着卫生医疗、毛笔等等产业支柱,如何吸引人才回乡,这是当地政府需要考量的问题。


而青云谱区之前受到老工业的影响,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区域发展,当然在区域本身的发展上也存在怠速现象,不过近两年青云谱已经在火力全开,在交通、配套、教育、文化、生态等等多方面不断发力,但愿能够有新气象吧!而对于新建区而言,今年发布的区域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围绕传统工业、现代产业、文旅教育、农业生态、商业商贸、交通布局等都明确了方向和目标,紧围绕“打造产城融合的现代产业新城新区,建设实力繁荣和谐新建”的目标要求,重点发力“三区三园”,全面推进“六区同创”!


在此次七普中,南昌县(包含小蓝经开区)常住人口增长95.65%,人口红利依旧。南昌县作为江西全省首个GDP突破千亿的县,也是江西省第一个百强县,此前一直有传言,南昌县要撤县设区。


有网友留言称“:“目前南昌处于经济总量低、人口少、面积小、经济增速均有不足的境况下,希望江西省委省政府将南昌重心逐步向南转移!南昌县不能做拦路虎阻挡南昌经济发展,需要立即撤县设区!丰城高安樟树地处江西中部平原地区拥有天然发展优势!希望能够纳入南昌市增加体量!给江西人民带来信心!”只不过一直没有下文。如果按市区+南昌县计算,目前融城区已达538.21万人次。若南昌县撤县设区,南昌将正式迈进特大城市!


未来,还是要看大家的了!大南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