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容易制定很多合情不合理的规则
什么是合情不合理的规则?假设你和你的三个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公司,每人投资20万元,然后分得25%的股份。大家一致认为,每个人都会为公司履行自己的职责,大事只有四个人在场才能决定。这看起来合理吗?但是为什么不合理呢?
那么实际情况就是大家一开始都可以努力。一个月后,朋友A对你说:“哦,你看我在对手身上看不懂这些东西。算了,我还是不参与公司的事务。不管怎样,我相信你。我可以按时分红”;一个月后,朋友B告诉你;“哦,你嫂子最近身体不舒服,家里事情太多了。最近可能抽不出时间来公司,公司的事情会给你添麻烦”;不久后,朋友C对你说:“我最近忙着结婚。我将把能力如此强大的公司托付给你。不管怎样,有什么问题就打电话给我。”。
从那以后,你自己做了四个人的工作,另外三个人完全实行了托管,但你仍然持有25%的股份,享受同样的分红。这公平吗?你心里不舒服,但你认为我们都是朋友,你修改股权就完全说不出来了。更何况你当时做股东协议的时候,考虑到彼此之间的感情,很多硬性规定根本没有写在合同里。即使你做了,你能拿着合同和他们一一对质吗?也许到最后,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一个你无视自己的兴趣,挑事的故事已经在你的朋友圈传开了。
二、缺乏决策,缺乏约束
也是基于上述假设。有一天你提出了一个关于是否花大价钱去拓展某个市场的计划。投票会上,朋友A:“这个我也不懂,也说不好。你决定。”;朋友B:“我觉得我们公司现在盈利了,没必要花大价钱去拓展那个市场。如果扩张失败,谁来承担损失?”;朋友C:“不是不可能扩大,而是你提出的方案。我们不会插手这件事,你完全有责任。”你们每个人都有25%的投票权,但没有人能做出最终决定。当初合伙,更多的是抱着“好兄弟,你想开个公司,带我一起,大家都能挣钱”的想法。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这个行业,甚至不了解你的项目。他们不会做分析,不会做决策,抱着“所有的钱都投进去了,现在可以好好挣钱,不亏钱。”因为你们是朋友,你们的股权协议是商量后写的。谁要法务制定的冷冰冰的股东合同?你的约定字里行间充满善意,依靠的是患难与共的精神约定。
你认为和朋友一起开公司可以做出很大的努力。当公司起步的时候,你发现恰恰是朋友之间的关系让整个公司发展的越来越艰难。
三、推卸责任,互相指责
由于扩张决策的失误,公司损失了很多钱。股东大会上,A:“哦,现在亏这么多怎么办?”b:“我说不要扩大,都是你的,把大家的钱都放进去!”c:“这件事你有责任,现在的问题你也有责任。我们三个都没有介入过这件事,不能怪。”很多事情做了,很多事情做错了。
四、面对见利忘义,却难以追责,彼此之间越来越不信任
公司开业半年后,你发现财务报表越来越错,明明做得很好,但每次分红都很少。经过几次调查,发现A私下在账本上做了什么。你发现和另外两个人摊牌了。面对A的哭诉,你只是解除了和A的股东协议,你以为“算了吧,花了十几年的朋友,就为了认一个人付出”而不是深究。一旦你碰巧发现自己负责采购
的B一直偷拿回扣,你算了算才知道他对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如此触目惊心,你怒气冲冲的找到B,还没来得及把账簿甩到他面前,先接到了他老父亲的电话:“小王啊,我知道B这孩子不懂事,给你们公司造成了损失,我也很难过很痛心,公司的事情我不懂,你们也认识十多年了,这件事要不就这样过去吧,你把B的股份退出来,我们家条件不好你也知道,我和他娘也都病着,别的钱也拿不出来补偿你们,实在不行你在股份上扣一点行吗?”你握着电话深深的叹了一口气,20万一分不少的还给了B。一天早上,C找到你,笑着说:“你看我也没管什么公司的事情,但是最近每次分红分那么少,你嫂子也有意见,财务表什么的能不能给我看下,哎呀我也知道你每个月会把财务报表发到我邮箱,但是这不是因为最近分的钱太少了嘛,你嫂子让我来公司财务这看看,不是不信任你啊,就是我回去跟你嫂子也好有个交待。”于是你拖着每天加班到两点的疲惫身子,陪着这位几乎不来公司的股东一条一条的对帐。
跟朋友、亲戚合伙创业,你以为情谊大过天,最后却翻脸总为钱。
但是跟陌生人谈钱多公平爽快,白纸黑字,奖惩分明,有疑问大家摊开来说;而面对朋友、亲戚,要么伤感情,要么伤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