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种族,数百场战役
创业与青年并肩而行
让青年在创新创业中扬帆起航
青春展现风采,创新赢得未来
创业阶段,你更精彩
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正式启动啦!
附件:1。竞争章程2。项目申报表等。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员会承办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赛事安排
大赛分组比赛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和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目标,设置了五个组别。
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strong调科技创新,结合实际观察和设计人工智能、网络信息、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项目。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在农林牧渔、电子商务、旅游休闲等领域进行项目观摩设计。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在政府服务、消费生活、医疗服务、教育培训、交通物流、金融服务等领域观察和设计项目。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观察和设计环境治理、可持续资源开发、生态和环境保护以及清洁能源应用等领域的项目。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strong调融合共享,紧紧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等经济合作带建设,在技术与设计、动漫广告、体育竞赛与国际文化交流、对外交流培训、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等领域进行项目观摩设计。大赛分类
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分别在比赛中被选中。
赛程安排
比赛包括校级初赛、省级半决赛和全国决赛。
校级初赛(2020年7月31日前)。由不同的学校组成。学生广泛参与并被选中参加省级复赛项目。当地学校比赛的参赛作品应在比赛官方平台上统一报道。
省级复赛(2020年9月20日前)。由各省组织,按照分配的名额选拔参加全国总决赛,并在比赛官方平台上完成项目
目审批申报。全国决赛(2020年11月,暂定)。各省推荐进入全国决赛的1200个项目(普通高校960个、职业院校240个)和通过线上活动进入“国赛直通车”的200个项目进行全国决赛。其中,全国组委会秘书处综合各地学校学生数量、往届赛事情况,先期进行部分名额分配,剩余名额将根据各省校赛组织情况和相关活动参与情况进行分配。
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全国决赛及相关活动以线上为主的方式举行。省级、校级赛事由各地结合实际,采取合适方式举行。
评审要点
突出实践导向,在考察项目商业价值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考察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关注社会民生、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具体包括项目的社会价值、实践过程、创新意义、发展前景和团队协作等方面。
奖项设置
大赛设项目金奖、银奖、铜奖,由全国决赛统一评定。设学校集体奖(挑战杯、优胜杯),按所推报项目获奖名次赋分,核算总分后评定(具体见大赛章程)。设学校优秀组织奖,综合各校项目获奖情况、校赛组织情况、线上活动参与情况等评定。设省级团委优秀组织奖,综合省内学校组织动员情况、获奖情况、线上活动组织参与情况等评定。
活动安排
为进一步增强大赛的群众性、交流性,充分发挥线上平台优势,扩大赛事覆盖面和参与度,主办方将在赛事举办期间开展系列活动。
- 向祖国报到——“挑战杯”社会实践云接力。面向参赛学生,广泛征集进基层、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的实践故事,通过点亮祖国地图的方式,展现广大学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重要要求、践行“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的青春风采。
- 向梦想出发——“挑战杯”奋斗出彩云分享。从历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参赛学生中,挖掘具有感人事迹、奋斗创业历程的典型,以TED演讲、沙龙分享、对话访谈等形式组织分享会,向广大学生讲述创业故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观。
- 挑战杯·双创云展会。运用线上平台、新媒体矩阵的展示功能,通过图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对参与项目进行云展示。
- 挑战杯·青年学习汇。引导参赛学生打破地域、学科界限,组建临时学习小组,创建话题,开展线上讨论交流,推动形成开放交流、自发研讨、互为“导师”的“朋友圈”氛围。
- 挑战杯·名师大讲堂。邀请行业领军人物、社会知名人士、业界知名学者等举办名师大讲堂,面向全国大学生线上直播。
- 挑战杯·导师会客厅。邀请企业家、投资人、孵化机构代表等,组成“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导师团,依托线上平台交互功能,实现导师与项目的结对和长期跟踪指导。
- 挑战杯·资源对接会。邀请创业服务机构、投资机构、孵化器、园区等入驻大赛平台,开展在线对接活动,为有需求的项目提供服务支持。
- 挑战杯·畅想2050。鼓励大学生站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节点上,以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畅想和展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时,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创新发展,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砥砺奋斗的青春之志。
工作要求
- 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实践育人。要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为党育人功能,将创业计划竞赛作为带动广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提升社会化能力的重要载体,切实增强工作实效。
- 积极改革创新,做好赛事组织。要准确把握大赛的功能定位,切实转变工作理念,更加注重实践导向,更加注重资源下沉,更加注重将“结果导向”转变为“过程导向”,创新方式,精心组织。
- 用好线上平台,广泛发动参与。要充分把握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注重发挥互联网扁平化优势,充分依托大赛搭建的线上平台,强化优质资源供给,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服务更多学生成长发展。
大赛平台
大赛统一开发赛事平台,实现参赛报名、在线评审、视频答辩、展示交流等功能。平台拟于7月上线,具体事项另行通知。大赛有关资讯将通过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创青春”发布。

来源:创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