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今日惠州网
干燥后,一车PET塑料颗粒在机械手的帮助下快速倒入自动送料器的料斗中,通过管道连续输送到下一个车间的注塑机中,然后软化成型,机械手自动分批取出,对塑料瓶坯料进行逐一加工.惠州爱宝特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车间,每年可生产5亿至10亿个水坯、碳酸坯、热灌装瓶坯,发往全国各地。
“未来,我们将努力制造可降解瓶坯。现在我们攻克了可降解瓶坯自动化智能设备难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10项。”公司董事长曾蹇宏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去年,在疫情影响下,公司逆势增长,被评为2020年度广东省创新标杆企业。
工作人员正在测试样品。惠州日报记者张一鸣摄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瓶坯制造智能化
作为企业负责人,曾蹇宏是一家大型智能设备企业派往惠州的技术工程师。他喜欢学习技术,专注于改善设备功能。2012年,精通瓶坯智能制造的曾蹇宏走上了创业之路。
在曾蹇宏的办公室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瓶坯样品。这些几乎和食指一样长的瓶坯又小又厚。瓶坯送到饮料厂后,在高温高压下被吹瓶设备瞬间吹起,冷却后成为塑料瓶。
近年来,随着饮料行业的快速增长,各种国际饮料包装不断创新,对瓶坯制造创新性和适应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技术团队不断开发高品质、新款式的新产品,实现PET瓶品质国际化水平、产品规模化生产、系列化配套。目前,公司产品和技术已获得31项专利,多项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
“饮料行业有一个痛点,那就是瓶坯的包装盒(俗称“铁笼子”)难以保管和运输。我们通过技术改进解决了这个问题。”曾蹇宏介绍,公司研发的可追溯不锈钢瓶坯包装盒拥有共享式IC植入式盒体,可跟踪每个盒体的位置和去向,方便客户智能仓储管理。现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等10项专利。
每年营业额10%投入可降解瓶坯生产装备研发
从事瓶坯制造20多年,曾蹇宏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早日让饮料企业全面使用可降解瓶坯。“随着经济的发展,塑料瓶的使用和浪费也明显增加。塑料瓶很难降解。如果不适当回收或循环使用,会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从几年前开始,曾蹇宏每年将营业额的10%投入到可降解瓶坯的研发和生产可降解瓶坯的智能设备上。
经过无数次实验,好消息不断传来:去年11月,公司研发的可降解瓶坯首次进行了测试。“目前开发的可降解瓶坯埋在土里,80天内就能自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性能接近普通塑料瓶,但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曾蹇宏拿起一个看起来和普通塑料瓶坯没什么区别的可降解瓶坯告诉记者,可降解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塑料袋和饭盒中,但是饮料瓶数量较多,所以目前设备的生产能力达不到,成本也比较高,所以应用不多。
“由于可降解材料延展性差,更强调生产工艺,制造可降解瓶坯的自动化智能设备和模具非常重要。”曾蹇宏介绍,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公司的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