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建筑公司创业计划书范文 吉他创业计划书

丁玉玉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网记者刘久峰

正安国际吉他园的吉他制作人正在制作吉他。丁玉玉

走进位于武陵山区的贵州省正安县,吉他元素充斥着大街小巷。这个曾经以贫穷闻名的小县城已经变了模样。人们谈论正安县不是因为贫穷,而是因为它是中国吉他制造之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吉他集群制造基地。

近年来,正安县着力探索从“劳务输出”到“鹅归兴旺”的脱贫新路子,通过“引进凤还巢”将吉他产业带回正安。2013年,正安是正安人带回来的第一家吉他企业。2021年,正安已形成89家吉他企业及相关配套产业的产业集群。

无中生有,吉他制造人才回国创业

2020年底,讲述正安人胆大、敢作敢为、任劳任怨的43集电视剧《吉他兄弟》在央视黄金档播出,轰动一时。正安吉他用了7年时间从沉寂发展到大众视野。

2020年以前,正安县是贵州省16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遵义市唯一的深度贫困县。贫困基数大,山高路长,产业落后,如何高质量脱贫?脱贫后如何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只有令人惊讶的举动。

早在30年前,正安县就组织“三百女兵”南下广东打工,想办法摆脱贫困。经过多年的发展,正安县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劳务输出县。经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调研,发现66万名正安人中有20多万人在外务工,其中仅有约6万名正安技术员在广州吉他制造行业工作,其中不少人已成为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

“吸引人才回来,让正安吉他演奏全国乃至世界。”有鉴于此,正安县开启了一条艰难的招商之路。

为把从事制造业的劳动者带回来,正安县发挥引才育才的引领作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上门“突破”老乡门槛,聚集吉他制造技术人才返乡创业意向,引导鼓励他们返乡创业,参与家乡建设发展。

经过不断的努力,在广东打拼十几年,成长为吉他厂厂长的郑传久,决定回到正安成立神曲乐器公司。他也成为了正安吉他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吸引一个企业,聚集一个产业。郑传久率先尝试,吸引朋友跟进。大批外国友人回到正安发展吉他产业,位于正安经济开发区的正安国际吉他园应运而生。

经过多年招商引资,正安国际吉他园从1家到现在有89家吉他企业,吉他产业从20万到现在年产量超过600万,产值近60亿元,带动就业近1.4万人,推动6690人稳步脱贫。

把山民做大做强,发展自己的品牌

“我最喜欢的歌是《贝加尔湖畔》,因为我工作的公司叫贝加尔乐器公司。”2016年,安昌镇前进村和平组贫困户魏搬迁至瑞豪易地扶贫搬迁点,同年在贝加尔乐器公司工作。近年来,魏的收入从每月3000元增加到5000多元,他也从生产工人升级为车间主管。

在魏的心目中,他与贝加尔乐器公司、正安吉他一起成长,见证了正安吉他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

在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正安县实施“引进凤还巢”计划,从人才培养入手,重点研发吉他自主品牌,积极推广吉他

2016年,来自正安的80后企业家赵山被正安县委、县政府实施的“引进凤还巢”计划吸引到家乡,创办了贝加尔乐器公司。同时,通过“互联网”营销手段,贝加尔乐器销往全国各地,每天销售吉他2000多把,打造“西部第一品类冠军”网店。

“政策吸引人才,人才壮大产业,产业支撑品牌。”正安县委组织部人才股负责人

正安吉他的发展感触颇深。


2020年,为帮助吉他企业渡过新冠疫情的难关,正安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疫情期间支持吉他企业正常生产的实施意见》,在争取项目、水电费缓交、金融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在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吉他企业很快回暖。


经过多年的努力,正安·国际吉他园集聚了神曲乐器公司、钰丰乐器公司、贝加尔乐器公司、凯丰乐器公司、娜塔莎乐器公司等多家优质企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跨越提升。正安还先后荣获国家轻工业部颁发的“2019年度乐器行业优质资源奖”和贵州省文改办颁发的“贵州省文化产业十佳品牌”等殊荣。


建设阵地 企业发展融入红色旋律


“欢迎大家来到集党建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三心’于一体的‘党建红立方’。我是你们的解说员唐佳佳。”这是2020年经开区“党建红立方”开馆以来,解说员唐佳佳每天都在训练的开场白。


在正安·国际吉他园内,一幢红色的三层楼房与别的建筑不同,很是引人注意,这便是“党建红立方”。


正安经开区党工委下设园区综合党委1个,机关党支部1个,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3个,覆盖企业117家。为加强党建对企业的带动作用,更好联系服务企业发展,正安县委县政府开辟全新的党性教育主阵地,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在正安·国际吉他园内打造了“党建红立方”,让其成为集政治学习、党性锤炼、交流服务、成果展示为一体的“实景课堂”和“红色熔炉”。


对于神曲乐器公司的普通员工冯敏来说,改变来自于“党建红立方”的一次党史课。从“党建红立方”的一楼走到三楼,解说员讲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分析了“党建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对于整个园区发展的作用。她觉得自己不应该只埋头做吉他,还应该抬头看看周围,更清醒地认识历史、认识社会。


“最开始我不懂为哪样让我们普通员工去上党史课,参观完‘党建红立方’后,我认识到,能安安心心坐在工厂里做吉他,都是因为有无数人的默默付出。”冯敏上了党史课,感触很深。


“我们有效利用‘党建红立方’的资源,把红色旋律融入企业发展中,不仅让普通员工都参与到党史学习教育中,还定期邀请新时代青年农民学校导师对各类人才进行分类培训,确保人才素质更加专业。”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蒲星介绍说。


今年以来,“党建红立方”作为正安·国际吉他园区的红色主阵地,开展红色教育11次;作为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和村级后备人才培养对象的培训基地之一,开展培训3次;共接待参观学习人员420人次。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