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5月1日19时,中国电视节目信号出现在北京上空。
在北京仅有的50台电视接收机的屏幕上,出现了一幅以广播大楼模型为背景图案,并带有“北京电视台”字样的电视画面。新华社为此发来电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于5月1日开始试验播出。”从那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电视业务。
从这一天开始,第一部电视剧播出,第一部电视剧播出,第一场直播比赛,第一个春晚都出来了.在60年的历史进程中,央视经历了创业的艰辛,探索的波折,成功的荣耀与喜悦,但从未停止央视人不断不懈的创新。
这一年,中央电视台迎来了第一年。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电视发展史上的亮点,回忆一下难忘的央视“第一”。
第一天节目播出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央视前身)开播第一天。
节目第一天直播
《北京电视台》首次播出了剧组人员的合影
第一位电视播音员
1958年9月2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播出。沈力成为第一个电视播音员。
李绅
1958年,北京只有50台电视机收看“北京电视台”节目
第一部电视剧
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在直播间播出了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更像一部独幕剧)。
黑白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总时长超过20分钟
第一次实况转播体育比赛
1958年6月19日,“北京电视台”在北京体育馆直播了八一男篮与北京篮球队的友谊赛。图为中国体育电视史上第一次足球转播。
第一部电视报道剧
1958年9月4日,“北京电视台”播出反映工人邱彩康事迹的电视剧《党救活了他》。这是中国第一部电视剧。
第一次电视实况转播国庆庆典
1958年10月1日,“北京电视台”用中国研制生产的第一台黑白电视转播车首次在电视上直播国庆庆典。
p>
第一次电视实况转播国庆庆典
第一个电视教育节目
1959年5月15日,“北京电视台”和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举办《汉语拼音字母教学讲座》,这是我国第一个电视教育节目。


“北京电视台”早期节目单
报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北京电视台”报道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新闻联播》第一次播出
1976年7月1日,《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第一次播出,该节目是《新闻联播》的前身。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正式开播。

新闻联播播音员 李娟
1996年1月1日,《新闻联播》由录像播出改为直播,提高了新闻时效,成为当时全国人民获得新闻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之一。

《新闻联播》播音员 邢质斌

《新闻联播》播音员 罗京
正式更名“中央电视台”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第一部电视连续剧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是《敌营十八年》,于1981年播映。这部剧也是中国内地第一部电视连续剧。

第一部合拍片
1979年8月至1981年5月,中央电视台与日本广播协会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这是第一部涉外合拍片。

《天气预报》第一次播出
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第一次播出“天气预报”节目。

第一个新闻评论栏目
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第一个新闻评论性栏目《观察与思考》。

第一部海外引进的电视剧
1979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南斯拉夫电视剧《巧入敌后》成为了中国第一部译制剧,拉开了中国引进海外(境外)电视剧的序幕。

第一届春晚
《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晚,也是中国电视节目的一个里程碑。

李谷一成为了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
从此,“央视春晚”成为了电视观众欢度春节的一个重要形式,成为了老百姓每年除夕夜的视听盛宴。
第一次直播足球世界杯
1978年6月,阿根廷世界杯,中央电视台以录播的形式第一次播出世界杯整场比赛。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央视第一次对世界杯进行了直播,成为了很多中国球迷对于世界杯的最初记忆。自此,世界杯与央视在中国球迷心中深深地捆绑在了一起。

正在解说足球比赛的央视体育解说员 宋世雄
第一次播放NBA比赛
1986年,中央电视台《赛场纵横》节目播出了1985年NBA总决赛洛杉矶湖人队与凯尔特人队的第六场比赛录像,这是中国球迷第一次在电视上比较完整地看到NBA的比赛。中国篮球迷们惊呼:“原来,篮球可以这样打!”1994年,中央电视台首次直播了NBA总决赛。

“彩电大楼”正式启用
1988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启用彩电大楼。

第一次将四大名著搬上荧幕

《西游记》(1986年、 1988 年、 2000 年)

《红楼梦》(1987 年)

《三国演义》(1994年)

《水浒传》(1998 年)
第一个中外联合制作的综艺栏目
199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第一个中外联合制作的大型综艺栏目《正大综艺》。
节目由“世界真奇妙”、“五花八门”、“名歌金曲”三部分构成,以世界各地的旅游文化为切入点,通过猜谜的形式向观众介绍世界各地的风光、习俗、名胜。

《东方时空》第一次播出
《东方时空》栏目开办于1993年5月1日,这个杂志型新闻节目播出伊始就产生了广泛影响,它的播出让国人第一次直观而深刻地体会到了电视报道的影响力。业内认为电视的实质性改革开始启动,是以《东方时空》为标志的,被誉为“开创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先河”。

《东方时空》获得成功后不久,《焦点访谈》于1994年4月1日开播。《焦点访谈》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播出后不久,受到了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的广泛关注,成为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标杆性节目。
第一次举行广告招标
1994年,中央电视台第一次举行广告招标。

第一次向世界提供直播信号的重大报道
1997年,第一次向世界提供直播信号的重大报道——香港回归祖国报道。

第一次现场直播国际热点新闻
1998年,第一次现场直播报道国际热点新闻事件——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

第一次电视直播攀登珠峰
2003年,为纪念人类首次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 50 周年,中央电视台第一次进行了登珠峰电视直播。

首次直播攀登珠峰
央视新闻第一条 “微博”
2012年11月1日,“央视新闻”正式登陆新浪微博。
自2012年11月起,“央视新闻”先后开通微博、微信、客户端和央视新闻移动网等新媒体平台,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坚持权威性和公信力,使“央视新闻”新媒体迅速发展成为主流媒体与互联网用户融合互动的重要平台。

“央视新闻”首次对时政新闻伴随式直播报道
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太行山区看望贫困村民。央视新闻微博首次以“微直播”方式同步播发系列报道。

外宣旗舰媒体CGTN开播
2016年12月31日,外宣旗舰媒体CGTN开播。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为CGTN的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次 央广播音员为《新闻联播》配音
2018年3月2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宣布正式成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整合了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三台资源,旨在讲更好的“中国故事”,传更远的“中国之声”。

央广播音员“献声"《新闻联播》
3月29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新闻中,新闻片使用了全新的配音员,声音出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席播音员郑岚,这是央广的播音员第一次为《新闻联播》配音,释放了明确的“融合”信号。2018年4月1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揭牌。

首次以“总台呼号”亮相
2018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报道期间,中央电视台、央广和国广记者、主持人首次以“总台呼号”亮相,实现“一个话筒、一个呼号、一个声音”,形成“1+1+1>3”的整合态势。

第一次《新闻联播》出现手语播报员
2018年9月14日上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为了播报这条新闻,当晚的《新闻联播》第一次出现了手语播报员,以方便广大有需要的残疾人朋友收看,第一时间将大会的信息传递出去。

砥砺奋进一甲子
不忘初心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