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盔,不管生意有多发达,这种中国小吃注定只属于街头。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北城街道枣角巷社区有一家名为“牟记锅盔”的锅盔店。这家存在了30年的老店,面积不到10平方米。但由于泸州的口味一成不变,这家老式的锅盔店并没有被淹没在商业大潮中,尤其是每天下午排长队,每天卖几千人。
“牟集锅盔”成立于1988年,至今已有30年。现任老板牟超今年30岁,继承了父亲的生意。
10年前,高中毕业的牟超从父母手中接过锅盔店后,致力于锅盔的传统烘焙技艺和品质的提升。令牟超欣喜的是,经过10年的发展,在泸州市数十家郭魁店中,他的“牟吉果魁”,以其香脆爽脆的品质和内嫩的口感,使得每天来买郭魁的出租车司机、市民和学生寥寥无几,尤其是每天下午在小店门口,郭魁日销量都在1200多辆。
“我的‘元吉锅盔’之所以能屹立30年,特别是近10年,就是因为这几年的坚持。我坚持传统的锅盔制作,不仅用味道和口感征服食客,也尊重我自己的锅盔事业。我不会在利益面前偷工减料,也不会让锅盔的面有更多的馅。这就是为什么我赢得了无数‘回头客’,征服了无数。牟超告诉笔者,他所有的灶具都是用传统的炉子烤出来的,烤出来的灶具皮脆里嫩。
当然,经过30年的坚持,食客不仅可以被一种传统的熟肉征服,大多数食客更喜欢牟超做的新产品。牛肉和猪肉很常见,但是牟超的牛肉和猪肉很有特色,没有硬壳,里面都是牛肉或者猪肉馅,真的是外酥里嫩,入口化渣,但是牟超费了很大的劲才做到这个过程。牛肉和猪肉都裹着金黄酥脆的外皮,让人流口水。
据介绍,这些年来,牟超每天早上5点去市场购买新鲜优质的牛肉和猪肉,然后到店里生火切肉和面,为的就是让“回头客”吃锅巴。“做锅的时候,先把面粉揉成面团,然后擀成长条,把盐包在面团里,再从底部包起来。包好面团后,蘸上一点芝麻,然后搓圆压平,放在装满油的铁盖上来回旋转,直到两面都炸出‘虎纹’,再放进铁桶里。”再等3分钟出锅。牟超说,只要郭魁“鼓起来了”,他就能吃下去。
现在,牟超已经接手父母的锅盔店10年了。烤锅盔虽然每天都供不应求,但他要卖1000多,平均售价6元。但是,牟超每年春节给自己放一周假,夏天放一个月假。牟超解释说,放弃这么好的生意给自己放个假,对有些人来说太伟大了,不能失去,但对我来说已经收获了很多。“过年一周假期,我主要是去亲戚家陪父母。毕竟,我的家庭是无价的;一个月的夏天,我用来学习和研究别人的技能。今年夏天,我还去日本考察学习了百年甚至两三百年老店的传承。”牟超说,明年要去欧洲留学。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他也期待自己的“牟吉果夔”能够长寿,甚至更长寿。
牟超还告诉笔者,自从他从父母手中接过锅盔店后,很多经常来吃锅盔的人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而且一天比一天老。“这些老人有的已经在我们锅盔店吃了30年、20年.他们彼此都有感情,过年也只休息一周,就是为了这些放不下这种味道的老顾客。虽然有机器可以当锅用,但我还是保留了传统的方法,铁锅、老面发酵和手工制作,只为让食客们把‘老味道’永远留在记忆里!”牟超说。周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