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7-28日,由创业州主办、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5创新中国总决赛暨秋季峰会”在杭州洲际酒店隆重举行。3225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的130个商业炫目、模式炫酷、产品新潮的项目登上舞台展示,与500位顶级投资咖啡、1万位现场观众碰撞出创新与智慧。本次峰会共分8场专场和2场论坛,8个项目将提前至28日下午的最后一场比拼,争夺DEMO GOD荣誉称号。创业状态下的孵化服务机构BangCamp的学生也将集体亮相Bang Camp,迎接他们的毕业典礼。
28日下午,DCM Capital执行合伙人林新河在《美国和中国的创业异同》上发表主题演讲。林新和认为,中美两国的创业应该互相学习。从创业的特点来看,美国更注重创新,而中国更注重实施。但中美之间主要有以下不同:美国想创新,中国希望尽快把美国的方式带到本土化;美国企业家讲究效率,头越少越好,而在中国,他们讲究速度;美国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所以招人的速度不是很快,而中国的招聘和跳槽速度很快。
以下为林新和发言全文(未经本人确认):
大家好,我是林新和,我是一名美籍华侨,当时在美国创业,对美国创业略知一二。后来回到北京,过去做过VC,这十年做了很多项目,所以对中国的创业环境也有了了解,所以今天走上台,花了五分钟讲了一下。
在场的企业家很多,很多人都知道我在说什么。不过,我想多说一点。我觉得美国和中国最大的区别就是美国更注重创新,中国更注重落实。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这两个国家的文化或多或少有一些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看到美国的创业风格更喜欢创新,也更大胆。企业家和投资者都愿意砸钱,哪怕是一个很不靠谱的想法,他都愿意把大钱扔过去,比如uber和airbnb。
中国很多企业家创新,但也受到投资者的约束,投资者不喜欢中国企业家说大话、说太多话。我们更希望中国企业家尽快复制一些美国的方式,尽快本地化,快速实施,占领市场。这就是一开始双方的区别,就是美国想创新,而中国希望尽快把美国的方式带到本土化。因为照搬美国的东西没用,必须本地化,然后实施。
第二,美国企业家注重效率,脑袋越少越好。在中国,我们注重速度,招的人越多越好。我们都在谈论海战。比如问他,这个月有多少人,50人左右,年底有多少人?500人。
第三,美国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所以招人的速度不是很快,员工跳槽的速度也不是很快。员工加入后,可以很快成为公司团队。在中国,由于成长速度快,时间短,决策权完全掌握在创始人手里,所以员工可以很快换工作,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受这家公司的影响。
双方如何互相学习?美国的行刑速度可以从中国借鉴。很多美国人都知道美国人喜欢说话。说的人多,做的人少。不像中国,你不用说话,你工作得更快。中国应该向美国学习,在公司培养诚信,让后来加入的人更快地到达管理圈,从而打破围绕管理层做决策的瓶颈。当然,我们也希望国内的企业家能够大胆一点。好了,就这些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