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涵获得1亿元资金支持和奖励!上海新冠肺炎医疗专家组组长张文泓团队获得1200万元支持奖!
顶级人才,顶级支持。这发生在8月5日无锡举行的“2020太湖人才峰会”上。会上,对2020年太湖人才计划拔尖人才团队、领军人才团队、顶尖医学专家团队进行了表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除了给予顶尖人才最高礼遇之外,在这座“中国最佳人才吸引城市”,更有吸引人才、扶持人才的硬核验措施,累计引进领军人才企业1477家,2019年实现销售额460亿元,累计纳税102亿元。
无锡市委书记秦煌(右二)调研科技企业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无锡把人才引领发展摆在重要战略位置,实施“太湖人才计划”,打造国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发展高地,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引领战略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我很爱人才,希望你来”成为这个城市吸引、聚集、培养人才的城市名片。
引才:政策出实招,保障可落地
今年5月16日,网上流传一段市长“呼唤”人才的短视频:“中国这么大,请到无锡来看看”,视频中的主角是无锡市市长杜小刚。市长本人作为主播“宣传达人”!这既是吸引市内人才的“新举措”,也是对招才引智的真诚邀请和迫切愿望。
无锡市市长杜小刚通过短视频向青年人才发出邀请
面对“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众多城市竞相使出浑身解数吸引人才,体现出“人才是城市最大的动能、城市发展最深厚的根基”已成为共识。
在这一过程中,无锡依托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政策推进,多层次落实招引人才主体责任,构建了层次分明、相互衔接、优势互补的“太湖人才计划”政策体系,集聚了广泛的优秀人才。
面对今年新冠肺炎的疫情形势,按照“六保”“六保”要求,全市招才力度不减反增,2月以来更是大有新动作。除了市长直播号召人才来无锡,从2月20日起,无锡市人才办和无锡市财政局平均每周为太湖人才科技金融举办一次“云路演”,让招才“过云”。全球2万多名人才参与“云路演”,助力企业融资1.18亿元。
通过“云路演”,无锡人才办将“中国制造”前沿高通量核酸合成技术创新者“博科生物公司”与投资机构、银行进行匹配,使公司成功获得无锡“金投”2000万元的投资,为其后续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创投无锡”太湖人才科技金融路演周暨物联网企业线上路演专场活动
一方面,“云路演”充满了科技感,另一方面,“校园招聘”吸引了不少目光。
2020年,无锡“百企千才供高校”的“直通车”先后进入南京、武汉、上海。一时间,无锡打造了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地区的“创新圈、科技圈、人才圈、朋友圈”。
在南京,无锡组织1252家单位引进22835个岗位进行线上招聘,12家企业与南京12家对口单位签约,打造毕业生就业基地,部分岗位年薪高达25万元。在上海,无锡携手复旦大学,
dex="0">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共同谋划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江阴高新区进驻上海科创新高地、宜兴(上海)“科创飞地”正式签约,无锡市通过设立驻沪人才科创飞地,拓宽了引才渠道,加快市场化引才步伐。
6月19日,2020无锡市“百企千才高校行”上海专场活动在沪举办
在这背后,是无锡扎扎实实拿出的招才引才政策。无锡市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来锡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是“锡引”工程升级版的核心部分之一。无锡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实施的《无锡市高校毕业生引进落户实施办法》,以及《来锡高校毕业生租房补贴、生活补贴申领细则》《来锡高校毕业生创业相关经费申领细则》《优秀大学生来锡应聘和科研实践补贴发放细则》《来锡高校毕业生交通文旅服务实施细则》等,使得来锡人才“先落户后就业”、“直接落户”的办理一周内完成成为实实在在的承诺。
以“太湖人才计划”升级版2.0为牵引,无锡人才创投联盟和“太湖人才”天使基金、成长基金为招才引才提供金融支持,使得人才来锡能创业,创业支持有保障。这一切,都让每一项招才引才政策变成为可操作、可落地、可兑现的“实招”。
聚才:市场激活力,发展添动能
招才引才的实效,不仅看引得来,还要看能否留得住,更要看人才质量是否持续提升。
6月20日,经无锡市委常委会审议,决定对丁汉院士顶尖人才创业团队给予1亿元资金支持,这是江苏省第一个地级市给予顶尖人才的最高支持,也是无锡市享受顶尖支持政策的第一个项目。“顶尖人才政策”是无锡市为吸引一批能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领产业发展,集聚产业顶尖人才来无锡进行科技创新创业的奖励性政策。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是我国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是2012年无锡市引进的顶尖人才,他在无锡创办“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8年来他带领研发团队,掌握了多项智能制造与工业物联网的核心关键技术,项目已形成两机数字制造解决方案、机器人化装备系统、感知技术与数据引擎三大主营业务。
更为重要的是,丁汉院士还为无锡引荐了多名院士、长江学者等顶尖人才,累计培养太湖人才计划、以及省级以上人才计划支持对象近20人,引进和集聚了华中科大、上海交大、哈工大、英国剑桥大学等重点高校硕士以上人才200余人。无锡市给予顶尖人才享受顶尖支持政策奖励,鲜明地表达了“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理念,以及“既重招才引才,更能聚才惜才”的胸怀。
丁汉在此次峰会上发言表示,这些“顶级支持”将促使团队攻克的一些卡脖子技术更快产业化。

丁汉院士顶尖人才创业团队
除了政策重奖,无锡市也十分注重发挥市场导向支持领军人才创新突破,扶持新兴人才创业有成。
江苏普莱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陈育新是江阴市引进的生物制药领域的尖端人才,是国家一类创新药“抗菌肽”的研发领军人物。在创新药研发的10年漫长过程中,江阴市政府时刻关注研发进程,在研发关键时刻,为企业正常运转主动注入2000万元融资;当新药拿到临床批件后,江阴市政府再一次投入一笔9600万元的无息贷款,助推项目落地,并承诺等新药上市三年后才需归还本金。
目前,“抗菌肽”距离2022年顺利取得新药证书仅一步之遥。陈育新表示:“普莱的总部会一直放在无锡!”
眼下,经过太湖人才计划引进的创新人才企业竞相上市,朗新科技、药明生物、卓胜微电子3家企业主板上市,卓易信息、祥生医疗2家企业登陆科创板,还有32家企业挂牌新三板。全球科创孵化器鼻祖PNP、欧洲最大单体创新孵化器欧洲创新中心、中科院国科金服等市场化创新机构纷纷落户无锡,引进推动68个创业项目落地。
无锡招才引才已经迈进收获的大好时期,不仅前期积极配置市场资源的投入获得了良好效益,对于无锡市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提高城市经济能级更将发挥持续性的推动作用。
加码扶持政策、搭建平台的同时,无锡还以优越的人居环境、深厚的产业禀赋、一流的营商环境,不断增强“人才聚合力”,产业聚人才、人才兴产业的生动局面,并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和持续的生命力。
育才:报国攀高峰,初心连使命
去年5月28日,由无锡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和市科协共同举办的“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原创话剧《黄大年》无锡汇演暨无锡市人才专场演出,在江南大学举行。无锡市优秀人才、人才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代表等1000余人观看了演出。
记者了解到,话剧《黄大年》讲述了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黄大年满怀爱国热情,不计得失、顽强攻关的感人故事。他在国外学成之后回国,带领优秀科技人员首次推动了中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的研发,攻关技术瓶颈,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这种“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崇高精神,深深感动了科研创新人才,激发了他们矢志报国,勇攀高峰的信念。
无锡市在加大力度做好人才工作时,也十分强调提高政治站位,切实落实党管人才的原则,将广大知识分子凝聚到党的事业、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中来。
2014年,“85后”的宗健回到家乡宜兴开启创业之路,创立了江苏博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他瞄准的方向,是半导体显示领域整个光刻工艺的重要部分——光刻胶的研发生产。
为了把握未来的主动权,2015年起,宗健倾力从国内召集了一批优秀专业人才,并将他们送到了国外进行专业学习。很快,博砚电子170名员工中已有100名本土研发团队,并先后与北京化工大学、中科院理化所联合开展技术和产品开发以及人才培养,承担起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强基工程和新型显示平台等一批科技人才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6项、各类扶持资金1000多万元。
2016年,博砚电子作为国内首家能够研发和生产半导体平板显示用光刻胶、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逐渐对国内主流面板厂商中电熊猫、天马微电子、上海仪电批量供货。面对国内液晶面板巨头京东方提出的严苛技术性能指标,宗健带领研发团队历经500多个配方试验,终于在2018年达到京东方技术性能要求,成功实现量产。
不久前,我国“2020年十大工程技术难题”公布,作为光刻胶行业代表企业深度参与相关科研攻关。目前,博砚电子彩色光刻胶产品也已开发完成。

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无锡中心
2016年6月,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正式运行,凭借超级计算系统“神威太湖之光”,中国超级计算系统连续两年四次排名“全球第一”。在成功背后,是强大的科研队伍——一支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的80、90后团队!
他们瞄准的目标,是围绕国家重大技术进步需要、重大科学问题求解和支持重大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团队的年轻科研人员都怀有一颗爱国心,始终把“国家”抗在肩上,以能够在全球顶尖的国家级科技平台上工作为荣。
秉持着赤诚的“初心”,超算中心的年轻人将个人的努力和国家科学进步紧紧相连,不同专业方向的科研人才聚集起来,“勤奋、有上进心、肯学”是他们共同的特征,通过项目“蹲点”的锻炼,很多人成了一流人才。
今天,位于无锡蠡湖之畔的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既是“国之重器”的科研重地,又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科普教育基地”。在这里,全球最强计算“大脑”,搏动着一颗“中国心”。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