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策略,如何开展幼儿一日活动

每天,幼儿园老师要面对大约30个孩子。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和能力。他们如何在幼儿园有条不紊地学习和生活?面对主动不听话的孩子,有什么有效的组织方式?

“不要说话!我看到谁还在说话。XX,别说话!”

开展活动时,这种方法机械甚至粗暴,老师累了也处理不了孩子。此外,发脾气只能证明老师已经无计可施了。

3-6岁的孩子属于“形象的具体思维”。他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理解事物。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可能与他人不同,所以他无法从客观和他人的角度理解事物。因此,教师仅仅依靠说教是不明智和不专业的。

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孩子的兴趣和行为,创造象征性的游戏,让生活更有趣。想要更好地开展一日生活活动,您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一个

「 “大门开开” —— 早餐前 」

早餐前,孩子们会陆续洗手准备晚餐,会有一些刚进门的孩子。在这个时候,玩一个“开门”的游戏是非常合适的。简单介绍一下玩法:

儿歌:“金锁银锁锁(动作:双手交叉),正门打不开,二门打不开,三门.小门打开,我进来(五个手指依次打开)。我遇到了我的好朋友。”

儿歌之后,《我遇见了我的好朋友》可以创造性地改编,改成宝宝的出生名字,比如《我遇见了我的好乐乐》。这时,孩子们可以把名字改成刚进班的,也可以洗完手过来坐下。

2

「 “刷卡通过” —— 盥洗 」

孩子们喜欢玩水,浴室成了他们的天堂。有些孩子已经喝完了两杯水,但有些孩子仍然在游泳池里玩得很开心。

老师可以扮演“刷卡机”的角色,伸手轻触洗过手的孩子,就是“刷卡”的意思。这有很多优点:

摸手的时候可以检查孩子的袖子有没有往下,手上的洗手液泡沫有没有洗干净。

渗透序数的概念,老师可以说‘第一名,XXX,第二名,XXX……’

提醒孩子下一步做什么,比如‘1号,乐乐,请喝水。’

这样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没有洗手完的孩子听到老师表扬其他孩子的时候,不会“忘我”地玩水。

一个小游戏,让老师不用提醒孩子‘洗手时不要玩水’,‘XX,快洗’……是不是很棒!

nt-size:15px;">3


「 “捉老鼠” —— 过楼道 」


老师要和孩子讲明白规则,即在楼道的时候要"轻声慢步,不跑不跳"。因为这是公共空间,如果在楼道走路的时候太吵,会影响其他班级里的老师和小朋友。


在这个共识之下,再通过一些小游戏帮助孩子们养成这个行为习惯。比如,带孩子们在楼道里假装小花猫去捉老鼠,而且提醒他们,“我们得悄悄的,不然老鼠都被我们吓跑了。”


4


「 “偷枕头”—— 午睡 」


午睡前,老师可以给孩子们创设一个情景——大意是我是一个好累好累的人,好想睡觉,可是我没有枕头,我要去找小脑袋没有躺在枕头上、眼睛没有闭上的小朋友,悄悄去偷他的枕头。


这样一来,小朋友们不再一个个支撑着脑袋看来看去,而是把自己的脑袋牢牢地“黏”在枕头上。


等他们乖乖躺好,把小手放到被子里,再闭好眼睛时,老师可以去找几个小朋友拽他们的枕头,当看到孩子们"誓死不从"的劲儿,真是好玩极了。然后,大多数孩子便都开开心心地睡着了。



5


「 “指针在说话” —— 乱哄哄 」


每个班都会有“群情激愤”的躁动时刻,这个时候,除了选择以更大的声音“压制”外,还有一个办法——反其道而行。老师用正常音量开个头,吸引一部分小朋友注意后,然后用很小很小的声音说话,“引诱”所有孩子们安静下来听。


老师可以用一些安静的小游戏,如手指游戏,“指针说,滴答滴答……”,或者“请用一个拉锁把你的小嘴巴拉得严严的,我要看看哪个小嘴巴没有拉严。”然后,老师可以逗他们笑,或者轻轻地咯吱他们。你越让他们发声,他们反而越会安静下来。


总之,对付乱哄哄的原则是——“以静制动”。


6


「 “记得付钱” —— 喝水 」


有的小朋友不爱喝水,也可以设置一个游戏情景——我要卖水了,一杯水一块钱,今天我要赚够30块钱(假设班里有30个孩子)才能回家,要求小朋友必须给钱才能喝到水(小朋友们会假装拍一下你的手,意为付钱)。


这时候,你会发现孩子为了让你多赚点钱,恨不得把所有的水都喝了。



7


「 “叮叮咚咚” —— 集合」


饭后散步或者户外活动结束的时候,孩子们玩得太尽兴了,久久不愿集合回活动室,老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商量一个暗号,只要说了这个暗号,就是要回班了。


如一位老师班里的暗号是"叮叮叮,咚咚咚,小二班的孩子们回班了!"这是孩子们自己想出来的,所以他们对这个暗号有认同感,绝对服从。每次老师这样说的时候,他们都觉得好好玩,乖乖来找老师。


8


「 “芝麻关门” —— 回班 」


需要向走廊的柜子里放东西或结束户外活动的时候,也有孩子拖拖拉拉、不爱回班,在走廊自顾自地玩起来。此时,老师可以说“芝麻关门啦!”然后慢慢地倒数十个数,数一个数,把门闭合一点点,直到门完全关上。


其实这个过程也可以让孩子了解数字的其他功能,知道数字除了用来计数以外,随着数字的减少,数字与门的闭合之间还会产生某种关联。


温馨提示:老师的目的是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做完事情回教室,而不是催促孩子赶快完成,老师要留给孩子充分的时间,保证在数字数完前,孩子们都能开开心心地回来。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