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板市场GEM,香港创业板gem全称

8月14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称,首批创业板注册制公司将于8月24日上市。截至目前,创业板注册制下,已有18家首发公司完成新股发行,等待上市时间。

也就是说,周一首批18家公司上市,所有创业板股票开始涨跌20%,这是十多年来最大的变化。

目前,创业板股票公司有800多家,市值9万亿元。目前已注册的首发公司有18家准备上市,平均市盈率超过40倍,突破22.99倍的上限。这也是送给深圳40周年(8月26日)的礼物,寓意崇高。

接下来创业板的主要风险是波动幅度加大。理论上一只股票每天的最大波动率可以达到40%,韭菜收割的速度大大加快。

由于流动性有限,从中长期来看,创业板市场肯定会走向两极分化,少数龙头创新高,而强者依然强势,而大部分股票将成为炮灰,破发可能成为常态。

新三板创新层在上市首日的集体破发,未来可能会经常出现在创业板。

这可能就是大家一直在说的“a股和港股”。

说到创业板,不可避免的失败案例就是创业板(香港创业板)。

1999年,香港创业板成立时,备受追捧。2007年,创业板指数攀升至1824点(基点:1000点)。转折点似乎始于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2007年下半年,香港创艺指数从1800多点跌至1300多点,2008年暴跌超过70%。此后,虽然香港创业板指数偶有上涨,但跌势难以阻挡。近年来,香港创业板如一潭死水,指数频频创出历史新低,不少股票沦为小钱股,交易极度低迷。

上周五,香港创业板指数收于106.26点,较21年前刚开盘的1000点下跌90%。

如果投资者在2000年在创业板投资1000元,目前为止的投资金额只值23元;如果同样数量的资金投资纳斯达克,即使加上利息,市值也翻了三倍。

目前,小盘股已经成为香港创业板市场的绝对主力。300多只股票最新价格低于1港元,占整个板块近90%,87只股票最新价格低于0.1港元。

那么A股真的会走向港股化吗?

我觉得不会像创业板。有了这本反面教材,a股反而可能避开很多坑。

原因

很简单,A股依然是“政策市”,跟香港的“放任市场化”是有本质区别的。




A股处于全面深改的阶段,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很大,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可能加快A股存量改革的进程,但并不意味着以港股为模板来实现全面接轨。以当年房改的历史来看,如果单纯采取复制香港房地产市场发展模式,最终导致的还是寡头地产商的利益最大化和普通民众利益的损害。




从A股过去30年的发展来看,A股更加依赖于政策改革带来的发展机会,政策周期成为了A股市场发展的重要的内生变量,如果忽略两个市场的内生变量和外在条件的差异,误把熊市环境下的A股破净、破发现象当作了与港股全面接轨,而实际上是A股受极端悲观情绪影响下的特征,而大量股票破净破发也符合过去A股几轮熊市的特点。但如果简单把这种熊市估值差异的表象当成是A股要与港股接轨的本质特征,这可能并不符合A股市场的客观发展状况,更可能误导投资者作出错误的选择。




A股的制度化红利尚未完全释放,全面注册制尚未开始,很多政策牌还没打出来,我们的管理层行政干预无所不包,股市能炒什么股票不能炒什么股票都受到监管者的干预。




不管是对于蓝筹股的炒作,还是对于半导体、科创板的爆拉,都离不开管理层的默许,市场资金在领会了管理层的意图后,抱团取暖,其实是有很明显的行政色彩,而不是单纯的价值投资。




不过行政干预也不是万能的,市场资金总量就这么多,不管是政府对基金,基金对基金,基金对散户,这里有着复杂的博弈行为。




即便是作为样板的纳斯达克市场,在去除了FAANG的明星板块之后,其他股票的表现也是乏善可陈的。但是无论如何,纳斯达克跟香港创业板比起来,更接近A股创业板管理层想要的结果。




要学NASDAQ,首先要有自己的“FAANG”。




看来如何培育A股中的“FAANG”,才是问题的核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