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如何创业,油茶创业策划书资金使用

基金项目:黎平县小果油茶良种栽培技术

基金项目: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编号:[2017] TG12 *)

李振东等

1导言

小果油茶又叫小紫茶、江希子。因其种子形状与鸡心相似,故又称鸡心。其生长习性与普通油茶相似,适宜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山地丘陵地区种植,广泛分布于贵州、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浙江等省。黎平县东部和南部城镇保存的油茶约有2万亩,全部属于人工按需造林。近年来,油茶的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和扩大,未来将成为全县乃至全州的主要产业,成为山区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现将黎平县油茶良种培育经验介绍如下,供大家讨论交流。

2选址

立地环境的选择直接决定了茶籽的品质。油茶是喜光喜热的树种,油脂的转化需要较高的温度和热量。黎平县现有油茶种植区海拔主要在400-700m之间,地形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土壤ph值在5.0 ~ 6.5之间,以黄壤和红黄壤为主。土层厚度应在50厘米以上,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透水排水性好。坡地应为面向南、东南的阳坡,坡度在30以下。高海拔山地、易积水的低洼沟谷、阴暗潮湿的山坡都不适合油茶造林。

3造林和整地

黎平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季炎热,秋季潮湿。所以一般选择每年10月下旬清理林地,去除地表杂质。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植树造林,做好消防安全准备,设置防火隔离带,焚烧后的草木灰可以与人畜尿混合用作肥料。造林整地方式根据造林管理目标的投入确定。为提高山区造林管理水平,适合套种作物的当地山区可采用全复垦或地带性整地,复垦深度约30 cm。不适合缓坡地间作作物。为防止水土流失,该带内低外高,宽度沿等高线控制在80 ~ 120 cm。带宽随坡度调整,陡坡窄,缓坡宽,断面深度减小。为降低造林成本,不适宜多样化作业的陡坡应准备大孔。整地的长度和宽度应控制在50 ~ 80厘米,坑深为30 ~ 40厘米。整地规格根据坡位和土壤条件确定。对于中下部土质疏松、枯枝败叶腐烂程度高的部位,可适当缩小长宽至50厘米,坑深30厘米,坡面中上部土质硬化,枯枝败叶腐烂程度低的地方,长宽控制在60-80厘米,坑深40厘米。洞挖好后,应回填无杂质的洞,回填坑面应形成高出洞面20厘米的小土堆。11月初至12月初期间,应完成整地工作,种植上下排交错布置种植孔,整体布局为“销”字形,定点放线挖洞,为日后树木生长提供更好的空间。

4种植技术

4.1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是影响油茶林光合作用、养分吸收和油脂转化的重要因素。密度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油茶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种植密度适中,能长期为树冠和树根的生长提供空间环境和光照需求,保证长期高产稳产。在黎平县近10年油茶产业规划中,按照《油茶造林技术规程》的密度要求种植1650株/hm2。截至目前,林分已进入丰产期,树冠向四周延伸,造成互交。一般林分郁闭度超过0.8,严重影响通风透光,花朵授粉不良,树冠干燥,开花枝叶大幅度减少,造林产量前期下降明显。因此,根据黎平县近十年油茶种植经验,油茶种植密度宜为3m 3m或3m 4m,株数宜为835 ~ 1110株/hm2。

33f3ee1869733" />


4.2  选苗用苗


良种品种选择生长健壮,顶芽丰富饱满,无病斑无虫眼的黎平小果油茶2 号、黎平小果油茶 3 号。苗木选用嫁接口愈合良好的 2 年生轻基质营养杯苗,苗高 40cm 以上,地径0.4cm 以上的。选择裸根苗时,应选根系健壮发达,侧根较多的苗 。起苗时为了避免长途运输对苗木造成损伤,应选择离造林地较近的苗圃地。轻基质营养杯苗受天气的影响较小,可以随时起苗栽植。裸根苗最好选择在雨天后起苗,如久日不雨可以灌水浸土软土后再起苗。起苗时不可用手直接拨苗,要采用尖锄头或钉耙挖起,做到深起、慢起,尽可能的保证根须完整,无损伤。苗木运回林地后要妥善保管,栽植数量大,短时栽不完,可将苗假植在山场或打好黄泥浆用稻草或树叶遮阴盖好苗木 。


4.3  苗木栽植


栽植时间选择在12月中旬至3月份上旬,栽植前需摘除 2 / 3 的叶片。然后就地挖取黄土 10kg ,放入过磷酸钙( CaP2 H 4 O 8 ) 2kg ,加水 50kg 搅拌成泥浆,将苗木根部蘸满泥浆。将事先回填的定植穴土堆挖开一个口,小心放入准备好的苗木。回填土壤至与坑穴齐平,将油茶苗稍微向上提一下 。其目的是使油茶幼苗的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使其尽快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生根发芽。将土壤踩实,踩实后第二次回填完余下的土壤,再进行第二次踩实 。其目的是使油茶树枝直立,同时也使油茶立地紧贴土壤,防止被风吹歪。切忌不可将腐枝枯叶放入根部位置,以免造成积水导致根部发霉,腐烂。清理完的杂草也不可堆放到油茶苗基部,容易引发生病虫害,危害到整棵果树。若栽后天气严寒、土壤干燥时可适当浇水,也可覆盖地膜来防冻保湿以保证苗木成活率。在造林植苗结束后,应对造林地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如有遗漏的种植穴,应及时补种苗木。如有遗忘的假植苗,应立即移回苗圃地或栽植到其他种植穴。待苗木生长稳定后,应对新造油茶林地进行第二次全面检查,成活率达不到100% ,需选择良种苗木进行补植。




5  抚育管理


5.1  林地管理


在林地边缘如存在高大乔木林,影响到油茶林地的光照时间和养分吸收时,应及时清理或调整林缘乔木的透光强度,也可伐除部分边缘油茶林,与林缘保持一定距离,保证油茶林能够获得充足的阳光与养分。


5.2  松土除草


在造林成活后的 3 年内,主要是对幼林的集约管理。幼林期每年可进行2次抚育,第1次选择在5~6月上旬,以刀抚为主,清理干净林分内的杂草、杂灌。第2次选择在9~10月,以锄松土抚育为主,注意不要伤到树根和树皮。成林阶段是油茶经营最有经济价值的时期,可在10月初进行一次铲山除草,这时茶果成熟裂开、茶籽脱落,方便捡摘。


5.3  间作控草


林地套种间作是指在成林覆盖前,利用平地、缓坡地、带状空间进行种植农作物,提高土地增值率和经济效益,同时可以起到控制杂草生长,加强林地抚育的效果,达到一举双赢的作用。黎平县高屯镇小里村利用油茶和茶叶套种,不仅达到了控草保肥的效果,还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产值,良性效益十分显著。套种是幼苗期管理的关键环节,可选择花生、黄豆、绿豆、马铃薯、油菜、黄姜吴茱萸胡枝子等一些草本类的矮杆作物、药材等进行套种 。套种的作物离树蔸 40~50cm ,往后随树冠渐渐增大,种植距离也逐步拉开,尽量不要影响到苗木生长。




5.4  追肥增养


肥料的施用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树龄大小、树势强弱、结果大小年进行合理施肥。幼树期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和少微量元素,在春、夏、秋 3 次抽梢时间进行追肥。在 3~4 月施少量氮肥,每株可施尿素 25~50g ;5~6 月份施磷钾肥,每株施 150~200g ;8~9月份施促果保花的高效复合肥 ;冬季11下旬 ~12月份,施一次土杂肥和粪肥作为越冬肥,提高来年的座果率。 5 年生以上结实挂果的大冠幅油茶可在毎年进入挂果期时施一次少氮高磷高钾的复合肥。


5.5  树形培育


树形培育是高产稳产的主要措施之一,也对今后的采摘、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油茶具有内膛结果的习性,要在树冠内多保留枝组以培养树冠的紧凑性,树形以培育三稍自然开心形为丰产树形。树形培育一般在树苗生长稳定后,即造林后第二年在距离接口处 50cm 的通直枝干作为主干枝,在主干枝上选择保留2~3个健壮的骨干枝,控制好上下左右的间距。第三年在骨干枝上选留 2~3 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以此类推,逐年增加干支的数量,培育丰产树形。


6  病虫害防治


油茶病虫害种类复杂,防治方式参差不齐。目前在黎平小果油茶的实际生产中,发现最多的病害是软腐病,最易感染的虫害是茶籽象甲虫。其余病虫害正在跟踪监测中,目前尚未发现。油茶病虫害的防治应以营林技术为主,加强林分管理,清洁林内环境,保持通风透光,降低林内温度和湿度,着重对感病株、感虫株进行全面修剪,及时清除病原菌,减少再侵染源,以防其扩散。软腐病发病主要表现在叶片局部呈水渍状腐烂,之后变成黄色病斑,病斑上可产生一层分生孢子座。果实感染后,病斑为浅黄色,呈湿腐状。发病初期可用 1% 波尔多液对整个树干、枝条和叶片正反面进行喷射,严重时可用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雾 1~2次 。


茶籽象甲虫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幼虫在茶果内蛀食种仁,引起果实中空,幼果脱落,成虫亦以象鼻状咀嚼式口器啄食茶果,影响茶果质量和产量 。防治时可采用锤击灭蛹、灭幼虫,人工捕捉和灯光诱蛾,招引适量的益鸟捕食害虫或利用其天敌昆虫来灭害以达到防治的效果。在成虫盛发期,可用8%氯氰菊酯微囊剂400倍液喷杀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本着预防为主,适地适量的原则。黎平县花果山油茶基地在油茶地里放养了大量果园鸡,利用鸡啄食昆虫的习性来防治虫害,虫害防治效果虽然明显,但因投放的鸡数量过大,造成授粉益虫数量也随之减少,土壤氮磷成分偏高,导致约13.3 / hm2油茶林出现只开花不挂果的现象。这些经验和教训要认真总结,以利于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