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旅游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体育休闲结合起来,将“乡村旅游”和“体育休闲”的一些元素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旅游市场的新产品。该产品是以天元乡村和体育资源为基础,依托休闲环境氛围的塑造,通过各种专项活动,规划、设计、组合相关产品,激发城市人的消费欲望和需求,进而参与到运动和自然的感受中,形成的一种新型休闲旅游形式。
《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年,我国提出深化体育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推动群众体育(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冬奥会筹办、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重点领域全面协调发展,标志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体育休闲将成为未来体育休闲农业消费的核心和利润点。
休闲农业如何看待体育产业发展前景,跟上体育产业发展节奏,分得一杯羹?体育休闲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过程中会起到什么作用?
一什么是体育休闲?
体育休闲是指以观看、享受和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为目的的旅行和体验活动。它是体育和文化旅游的结合体,具有参与性、观赏性和娱乐性的特点。体育与休闲农业、文化、会展、医疗、养老、互联网、影视、金融、制造业等产业的融合,可以有效促进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
在“互联网”、“大众创业创新”、“大众旅游时代”等国家战略背景下,体育与休闲农业相关产业的融合,不仅为体育发展激发了新的活力,也为休闲农业产业升级创新转型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体育休闲化将深度改变城市人们生活方式
目前,越来越多的体育爱好者加入了“悦跑圈”“骑行队”“公路行”等线上社交群体,并取得了自己的成绩,尤其是风靡一时的“微信运动”,掀起了不少城市人的行走“攀比风”,开辟了互联网、体育、休闲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局面,也体现了体育休闲娱乐化和大众健康生活化的趋势
三体育休闲化成为休闲农业提质升级的新机遇
随着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休闲进入大众消费时代,农业旅游逐渐转向休闲与度假并重。城市游客不局限于传统的观光方式,更愿意参与一些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恢复体力、强化体育锻炼意识的运动休闲旅游项目,如山地运动、水上运动、农耕体验活动等。目前,我国县级以上景区超过2万个,但休闲度假类景区不到5%。在中国,全年有115个法定节假日。到2020年,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基本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提升。这些景点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运动需求。以运动休闲娱乐为特色的运动休闲产品将成为休闲农业升级的新蓝海。
四体育休闲将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引擎
“体育休闲”有利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体育休闲需求,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运动休闲迎来巨大发展机遇,休闲运动、户外营地、徒步健身绿道、健身养生等运动相关产品类型,以及与休闲农业体验相关的设备设施建设,将成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闪光点。发展体育休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复合型体育休闲产品,通过延伸体育休闲产业链,打造更多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可以进一步增加游客的消费项目。
五根据不同资源可创意多种体育休闲活动项目
(1)草
(2)丘陵山区:森林野战、森林氧吧及洗浴、森林探险、越野滑雪、丛林穿越、丛林河流漂流、露营、骑马、爬山、攀岩、定向越野、
攀冰、滑雪等。(3)海边地区:游泳、游艇、潜水、水上摩托艇、滑水、赛艇、帆船、帆板冲浪、皮划艇、滑沙入海、沙滩排球、深海潜水、帆伞、浮潜、水球、水上自行车等游乐性运动;出湖(海)打鱼、航行等体验类游玩运动;水上运动节、大型水上运动类赛事等赛事节庆活动。
(4)湖泊河流区:漂流、溜索过河、溯溪、溪降等水上运动;赛龙舟、放竹筏等当地民俗结合的民俗类水上运动和节庆。峡谷岩洞:探洞、峡谷探幽、攀岩,速降,越野定向、徒步等。
(5)田野乡村区:果蔬采摘、露营、汽车越野等休闲运动项目;民俗类的运动项目和节庆活动。生态湿地观赏、划船、捕鱼、摸鱼等。
(6)农业公园区:健身锻炼、广场舞、太极拳、瑜伽等活动;球类活动、公园定向、滚轴、滑板、人工攀岩等运动休闲项目等。

乡村农业旅游的主要实践类型
1、国家农业公园
国家农业公园,是乡村农业旅游的高端形态,是中国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的升级版。它可以是一个县、市或者多个园区相结合的区域,也可以是单独的一个大型园区,应该具备农业资源代表性突出的特点,通常须要包括传统农耕文化展示区、现代农业生产区、民风民俗体验区三大基本组成区域。它是集农业生产、农业旅游、农产品消费为一体,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目标的现代新型农业旅游区。
2、休闲农场/休闲牧场
休闲农场是指依托生态田园般的自然乡村环境,有一定的边界范围,以当地特色大农业资源为基础,向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和满足都市人群对品质乡村生活方式的参与体验式消费需求,集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养生度假、休闲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实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现代农业创新经营体制和新型农业旅游产业综合体。
3、乡村营地/运动公园/乡村公园
乡村营地、运动公园、乡村公园都是以郊区基本农田、生态片林、水系湿地、自然村落、历史风貌等现有生态人文资源为基础建设体系,一般在郊区选址布局。乡村营地、运动公园、乡村公园当前正与国际积极接轨,迎接需求旺盛的自驾游客群。野营地旅游是国际非常流行的一种旅行方式。
4、乡村庄园/酒店/会所
乡村庄园和乡村酒店在国外兴起较早。英国典型的乡村庄园,以田园诗般的城堡和村落著称。法国的香草庄园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因芳香浪漫而闻名世界。乡村庄园是以养生度假生活为突出特点的高端旅游业态,未来度假庄园可以成为引领乡村旅游升级发展的重要产品。乡村庄园将是代表中国农村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庄园人生,是都市居民的追求。
5、乡村博物馆/艺术村
乡村博物馆:选定古民居、古村落、古街巷,进行保留、保护和维修利用,建成综合性、活态化的乡村主题博物馆,包括风情文化、建筑园林文化、姓氏文化、名人文化、饮食文化、茶酒文化、婚庆寿庆文化、耕读文化、节庆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作坊文化、中医文化等。
艺术村:为艺术家创作研究提供时间、空间支持,让艺术家进入一个充满鼓励和友谊的环境。在国外乡村艺术村很普遍,国内须大力发展。
6、市民公园
市民农园,又称社区支持农园,是指由农民提供耕地,农民帮助种植管理,由城市市民出资认购并参与耕作,其收获的产品为市民所有,期间体验享受农业劳动过程乐趣的一种生产经营形式和乡村旅游形式。
周末农夫,是指居住在城市的白领来到农村租用农民的耕地,在田地里面种植自己喜欢的蔬菜,这些蔬菜平时主要由农夫照顾,社区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去自己的田里浇水、施肥、收获成果。
7、高科技农园/教育园
高科技农园,立足农业优势产业,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突出科技引领和示范带动引进科技化和智能化项目,发展高科技农业。英国伊甸园是高科技农园的代表。
教育农园,指经营者利用农业与农村资源,作为校外大自然教室,提供人们接近自然生态,参与农耕过程,体验农村生活,让人们实质地接触与了解农业生产、农村文化与生活,并经供求双方的互动互补,带动产业与教育发展的农业经营型态。
8、乡村民宿
利用自用的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提供游客以住宿之处。不同于传统的饭店旅馆,可以没有豪华设施,但要让人体验当地的风情和民宿主人的热情。民宿发源于英国,后在台湾、日本发展迅速。现台湾民宿向精致化、豪华化、高价化、高服务化演进。民宿以特色和服务闻名,在设计上强调舒适、精致、创意、文化艺术,风格多样。
民宿的类型,主要有农园民宿、传统建筑民宿、景观民宿、海景民宿、艺术文化民宿、运动民宿、乡村别墅、木屋别墅。
9、文化创意农园
文化创意农园是以有机农业与有机养殖业为基础、融合了文化教育与创意产业的时尚农艺园区,与文化创意农园相对的是位于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在中国文化创意农园发展初期,一定要在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扶植与支持下,创建一批具有示范性的非盈利性文化创意农园,逐渐培养起文化创意农园的消费者群体、营销渠道、特定细分市场与多样化的商业模式,最终顺其自然地过渡为盈利性机构或再创建以盈利性为主的文化创意农园。
「链接」《图解30个成功农场》 · 前人的实践是我们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