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主席易会满的首次亮相并不意外。2月27日下午,易会满等人介绍了科创板成立的相关情况。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从业人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观看了发布会的直播。“这一轮a股上涨是由科创板的消息引发的。从长远来看,科创板在注册制和退市方面的试点,更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关。”
发布会上,易会满强调,设立科技创新板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包容性,更好地服务创新型企业,通过改革支持创新型资本形成机制。
“易董事长所说的‘包容性’,意味着科创板对上市企业的刚性要求比其他板块更加宽松,让科技企业可以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获得融资,符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华中证券研究所所长王波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但与此同时,王波表示,包容性并未“泛滥”,科创板主要面向R&D早期投资高、未来成长性好的企业。“目前根据交易所上报的企业储备,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创板这一融资平台,也是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孵化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初始投资大、固定资产少、技术无形资产丰富、发展潜力强,代表着未来的技术。而产业升级的方向,种子企业认为还处于起步阶段。”王波说。
“科创板推出最大的受益者是创新型科技企业,它们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武汉科技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分析,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急需扶持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科创板与上交所注册制的结对,是一个极好的突破,是对实体经济转型和动能的精准引导。
在董登新看来,科创板将成为a股的纳斯达克。“以前大家都希望创业板成为纳斯达克,但创业板基本上是按照主板的标准设计的,针对的是传统企业的特点,并不能真正满足当前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需求。科创板将有不同的IPO标准,这将使科创板比深交所创业板更具包容性、灵活性和动态性。”他说。
此前发布的《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于2月28日结束意见征集。“这次协商需要进一步讨论和消化。讨论话题主要围绕如何实现市场化运作,新股的发行价格、数量、市值、发行节奏等展开。此外,交易所和证监会也将出台一些配套的行业规则。我们预计正式实施需要一些时间。”王波分析道。
“有很多公司想冲击科创板。由于科创板政策尚未正式发布,大家还在观望或为公司治理规范和财务规范做一些准备。”奥盈资本联合创始人林光友表示。
“科创板是中国资本市场全新的试点,任务艰巨。要想更好地服务创新型企业,还需要看科创板在试行注册制的过程中,对创新型企业的包容性是否足够,通过哪些方式。同时,要有明确的负面清单或退市制度,坚决做到对所有敢于违规的资本市场主体零容忍。简而言之,如果我们能实现更多的宽容和零容忍,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