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呼和浩特大学生创业园 厦门创新创业园

创新是内在驱动力,创业是外在表现力,“双创”是推动一个城市的“合力”,只有“内外兼修”才能让城市的马车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东施效颦难成器,领异标新方致远。

在创新的道路上,呼和浩特依托独特优势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优越环境。2015年,呼和浩特在科技创新方面领跑四大区域,2016年,呼和浩特在领跑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聚焦创新驱动 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数据枯燥却说明成绩——

金山高新技术开发区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呼和浩特刘闯园区成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园成为全区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平台;确定了8个自治区航天创建试点基地和5个航天创建试点培育单位;建成R&D各级机构235个,其中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直辖市企业技术R&D中心41个、83个,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6个;拥有2个自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自主科技企业孵化器、7个自主农业科技园区和特色产业化基地;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约15万平方米,孵化器290个,从业人员约5300人。留学人员创业园近日被评为首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呼和浩特市成为国家节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成功入选“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呼和浩特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政策、机制、人才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抓住机遇,政策助燃。《厅市产学研协同创新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呼和浩特市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成长型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呼和浩特市科技创业孵化器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的颁布实施,使呼和浩特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

——人才支持和产权保护。2011年至2015年,呼和浩特市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家、自治区知识产权工作试点企业4家。去年引进博士或副高级职称高层次人才229人,组建科技创新团队47个,居全区第一。全市有效发明创造1119项,占全区的46.4%,居全区第一。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专利总拥有量、人均拥有量逐年上升,居全区首位。

——积极打造“智慧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市确定了“一个中心(政务云中心)、两个基础(基础设施和应用)、三类项目(智慧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惠民和智慧产业发展项目)、九个专项项目(城市网格化管理、智慧环保节能、智慧社区、健康教育旅游交通供水乳业)”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和公共服务智慧化。

以创新创业为着力点 稳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数据枯燥却看出规模——

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新城学院学生创业园已建成综合孵化器2个、专业孵化器4个,集聚云计算、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企业171家;孵化企业现有员工890人,其中博士28人,硕士279人,本科生428人,约30%的员工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园区内有20家与高校及其他高校的关联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有4个R&D机构和13项成就;为社会和园区培养各类人才200人,接纳1000名依靠大学生实践的人才;园区技术、产业、贸易总收入2.6亿元。引进了中科院智慧产业研究院、北京大学内蒙古矿业科技研究院、内蒙古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有效聚集了电子口岸、大宗畜产品交易等电子商务知名企业

聚了浪潮、华海智慧、华录、中兴等知名云计算企业。


按照中央及自治区要求,呼和浩特市在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构建高效科研体系、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吸引人才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新城区大学生创业园为着力点,通过打造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扎实稳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两个平台,全面服务。创业园重点搭建“两个平台”,即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化运行和网络信息系统方式,集聚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政府机构、中介机构、市场网络等资源,搭建“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开放、共享、专业、特色的公共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涵盖中小企业检测和实验技术服务平台、中英干细胞生命科技学联合实验室、高校联合实验技术服务平台等,为入园企业提供相应专业技术服务。


——多点布局,开展路演。为有效拓宽项目征集渠道,筛选优质创业项目,创业园服务中心加大路演活动外延力度,将车库咖啡、颐高电子商务园、内蒙古电视台创客中国、内蒙古工业大学东方邦尼创客空间、猪八戒等平台路演项目进行整合,对各个区域路演胜出的优秀创业项目及团队给予项目落地支持,同时通过政府主导创客路演平台(每月4场),实现双创中心e咖啡众创空间的品牌效应。


——搭建平台,促进成果转化。为加快创业园项目库203项专利的成果转化工作,中心将协同自治区科技厅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有效推进现有科技成果转化。


骏马昂首志当远,无需扬鞭自奋蹄。


站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呼和浩特牢牢抓住发展机遇,把创新作为重要手段,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在培育内生动力、转变发展方式上迈步前行、扬鞭奋起!


(呼和浩特新闻网记者 薛瑾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