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南宁发布《关于做好农民工创业就业补贴工作的通知》,多项奖补政策鼓励农民工创业,促进就业。通知下发后,各区县社会和社会部门加快落实奖励和补充农民工创业政策,符合条件的农民工也陆续递交了申请,林继帅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南宁市西乡塘区秀山村,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林继帅被称为“竹鼠之王”。他在东莞和北京努力工作,当过搬运工,开过小吃店。外出打工收入低,休息时间少,工作忙了几年也没有成功,于是他下定决心在家乡创业。2013年,林继帅回到大山,一步步建立了“竹鼠王国”。
四处碰壁,最终瞄准养殖市场
林继帅主修电子商务。2004年毕业后,他外出旅游,做过搬运工,卖过牛肉饼,但始终没有找到让他满意的工作。“还不如回老家创业。”有了这个想法,他开始关注创业信息。
林继帅第一次接触竹鼠是从他父亲那里,他父亲在1998年开始小规模养殖。当时竹鼠养殖还是“冷门”。2008年,竹鼠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然而,林继帅的创业梦想却因为资金压力只能束之高阁。2011年,林继帅把在广东打工攒下的6000元积蓄全部给了父亲,父亲买了50对竹鼠苗。
“当时,竹鼠被养在废弃的牛棚里。夏天气温高的时候,有些竹鼠会中暑而死。冬天天气冷,老鼠生小竹鼠容易偷东西。”林继帅没想到竹鼠对环境要求这么高。秀山村有很多石头山,所以林继帅的父亲在山洞里放了30对幸存的竹鼠。洞内冬暖夏凉,适合竹鼠生存。过了一年,就长到七八百。这时,林继帅看到了希望,回乡创业的心更加坚定了。
返乡创业,用恒心击败困难
2013年,林继帅回到秀山村,“调研了市场需求、饱和度和收益,确定了项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后,才辞职回家。”回国创业之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2015年,林继帅遭受了第一次打击。车间内持续暴雨漏水,陆续出生的幼鼠只有600多只。
2016年,林继帅和兄弟们成立了天蓝竹鼠养殖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名义进行规模化养殖。“如果你想成立合作社,可以享受政策支持。”合作社目前有六个人,主要是林继帅和两个兄弟。“打地基,盖房子,做电焊,都是自己做。”
“创业最大的问题是资金。赚来的钱都用来盖新厂棚,买新苗,不直接进口袋。”林继帅想让老乡加入合作社,但大多不愿意。他们觉得林家这几年没有盖新房,生活水平也没有太大的提高,所以在观望。
心怀感恩,创业路上曾获不少支持
林继帅回国创业的故事传开后,他被当地视为“网络小名人”。2018年7月,西乡塘区区长来到其所在的丁爽镇调研。林继帅向领导们讲述了秀山村村民出行、用电的烦恼。没想到,几个月后,高压线被拉进村里,水泥路也到了林继帅的厂棚。
2018年10月中旬,南宁发布关于农民工创业补贴的通知。该政策针对农民工新设立的各类市场主体(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在广西申请奖励补贴之日起一年内有固定经营场所,并已正常经营六个月以上。申请奖励和补贴时,市场主体必须仍在运营,每个市场主体将获得3000元的补贴。
通知发出后不久,林继帅就接到了镇社保服务中心的电话,询问
“这是我回到家乡创业以来收到的第一笔补贴。政府的支持让我们的农民工在创业的道路上更加自信。”林继帅看着刚刚修好的水泥路,眼里有了希望。(庞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