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红色传承百姓就业服务站,红色传承百姓就业创业项目

中国日报7月9日电(记者赵磊)5000枚毛主席纪念章整齐地镶嵌在墙上,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令人肃然起敬。还有模拟枪、军用水壶、发报机、革命英雄画像……这是山东省胶州市小西庄村红色文化中心展示的场景。

这个由普通村庄改造而成的红色文化中心,是由胶州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军转民干部马玉宝于2014年自费25万元创办的。有数以千计的红色主题展品,免费向公众开放。7年来,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成为胶州市展示党史、军史、新中国发展历史的重要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马玉宝成为青岛市2021年“最美退役军人”候选人之一。

马玉宝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大学毕业后,他参军入伍,决心做出贡献,报效祖国。1985年3月任排长时,随部队赴云南老山一线开展边防作战一年多。

去阵地前,他命令全排:“人在阵地,誓与阵地共存亡。”在一次战斗危机中,公司党支部问每个人,他们要给亲人留下什么。马玉宝说:“我的日记里有十几块钱。如果我牺牲了,请活着的同志替我交最后一笔党费。”

在地面上,马玉宝发挥自己的文化特长,与敌人英勇作战,带领战士们顺利完成战斗任务。荣获三等功,被部队评为“火线模范共产党员”。许多媒体报道了他的战斗事迹。

1998年8月,马玉宝转业,一直在胶州市从事纪检监察工作。次年夏天,胶州市洋河镇发生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他主动报名参加洋河镇防汛救灾工作组,不畏困难组织群众紧急疏散,连续三个月努力安排安置人员,被评为“防汛救灾先进个人”。在工作中,这位老兵也认真公正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表彰和评为先进个人。

马玉宝2014年离职,对工作的热情并没有减少。他参加胶州市倡导志愿者协会,不求名利,不注重报道,创作了50多部反映新时代、紧跟现实生活、深受群众喜爱的宣传作品。他还经常到机关、学校、企业、乡村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宣讲英模故事,讲学30次。2020年被胶州市委宣传部评为“十大红色志愿播音员”。

2016年,马玉宝腾空了父母留下的农村老房子,把它变成了红色文化中心。同时,他还去各地收集革命文物。他的战友朋友们听说后,都拿出红色老物件,支持他成立红色文化中心。

刚开始很多人不理解,说这是政府的事,个人做不划算不划算,是赔本买卖!但马玉宝不为所动,执意要去。展厅的装修、基础设施、画框、展板、文物都需要钱。然而,他没有向政府要求补贴,也没有要求任何老板赞助。相反,他自掏腰包经营展厅。截至目前,已陆续投入25万余元。已征集红色主题展品数万件,展厅逐步扩大完善。

如今,胶州市的许多中小学都把它作为一个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他们经常在假期参观和开展活动。许多政府机关和企业也把这个地方作为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基地,经常组织党员参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