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怎么着有一家公司多次被美国列入“黑名单”,那就是中国无人机创作公司——DJI创新。原因是中国研发的DJI无人机凭借领先的技术占领了美国市场8年。因此,美国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宣布禁止DJI,不允许美军从DJI购买产品。
然而,有趣的是,在禁令宣布后不久,美国在全球市场上一直找不到替代品,因此别无选择,只能解除对DJI公司的制裁。也就是说,DJI无人机目前是不可替代的。
美国怎么能放弃并对其征收关税呢?DJI二话没说,直接提价13%,直接把多付的钱转给美国消费者,包括他们的军队。羊毛出在羊身上,DJI真是给人长脸!
从一无所有到行业霸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DJI公司!
作为DJI无人机的创始人,王涛从小就特别热爱无人机,他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造出一架自动控制飞机。这个梦想在他长大后被带到了香港科技大学。上学期间,王涛废寝忘食,日夜钻研无人机悬停技术,一切都有了回报。2006年,他终于研制成功。王涛和同学分享了这项技术,他们一拍即合,找到了几个合作伙伴,在深圳成立了DJI创新科技公司。
在DJI的第一间办公室是王涛叔叔的杂志仓库,大约20平方米。因为办公环境差,受访者调头就走,以为是骗人的作坊,所以招不到优秀的人。但是,一个科技型的公司肯定可以招到志同道合的人。最后,王涛找到了一群放弃现有工作进入DJI的人。
但是,在这些人当中,只有王涛知道技术,其他人都需要王涛的指导。作为创业初期的团队,每个人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但是王涛喜欢半夜工作,遇到问题会突然打电话给他们,吓得他们一下班就关机。
公司的无人机开发技术进展非常缓慢,试飞时差点撞到人,这让公司其他成员对公司前景感到不再乐观。然后一个不懂技术的经理空降到空中,成了其他员工的顶头上司,让他们感到不满。还有一点,王涛答应给其他会员40%的股份,一次又一次的跌,最后只剩下5%。由于各种因素,成员相继离开,团队分崩离析。DJI面临巨大的危机,公司几乎解散。
在最困难的时候,王涛的账户里只有2万现金。在做出人生选择之前,他会回到学校重新学习或者继续研发无人机技术。王涛没有气馁,继续他的梦想,坚持继续发展无人机技术。
金光总是被发现的。当时王韬大学的导师李泽湘教授看到了王韬坚持不懈的精神,特别欣赏王韬的无人机技术理念,于是为王韬找到了科技人才,筹集了大量资金。在教官的支持下,DJI无人机成功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2008年,他研发的第一套直升机飞控系统XP3.1上市。到了2010年,DJI的月销售额可以达到几十万元,生存不再是问题。这一年,为了支持学生的高科技创业,王涛的母校香港科技大学DJI分校进入了快车道。
2011年,王涛在印第安纳州曼西举行的无线电遥控直升机大会上认识了得克萨斯人科林奎因。科林是个营销天才。王涛原本计划在北美设立分公司,所以他邀请科林加盟北美
分公司,担任负责运营的总经理,并给了对方北美分公司48%的股份。科林的加入,使得大疆的用户群打破了航模爱好者的边界,普通大众也开始注意到大疆的产品。但是让汪滔不满意的是,科林在领英等社交软件上声称自己是大疆的CEO,希望汪滔能给他16%的大疆母公司的股份。在汪滔看来,科林虽然拓展市场有功,但其本质上只是一个区域市场的营销负责人,并不是科林自己内心认为的大疆除汪滔之外的二号人物,汪滔决定与科林散伙。科林将大疆告至法庭,经过半年官司,科林与大疆达成庭外和解,拿到1000万美金。这个金额完全在汪滔的预期内。

于此,事情并没有耽误大疆的研发,2012年,大疆成功研制出世界首款航拍一体机“大疆精灵Phantom 1”。在那个航拍还需要直升机来拍摄的时代,大疆精灵Phantom 1以极低的价格,超高的稳定性,打破了航拍没有合适无人机使用的尴尬境地。
大疆无人机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深受大众的喜爱,公司业绩以每年近一倍的增速,物美价廉的价格和品质不断冲击着欧美无人机民用市场。
大疆发展到今天,大致也就遇到过2次合伙人危机,一个是创业初期、前途尚不明朗的时候,一个是大疆大跨步进军国际市场的时候。这种危机,多数企业都会遇到,万幸的是,这些危机并未对大疆伤筋动骨。在处理这些事情中,汪滔也由一个没有经验的少年变成一个熟练操控公司、影响行业的战略家。

随着这几年的发展,大疆占据美国无人机市场高达80%份额,恨得美帝咬牙切齿。大疆让美帝也体验一番“你恨我,但对我无可奈何”的窘境。大疆让我国无人机系统走上国际舞台,成为“中国制造”的又一张名片。在中国大变革的时代,老K希望中国的科技公司像大疆一样争气,不要老惦记着老百姓的那几捆白菜。
感谢收看本期X情报社,关注我,看更多新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