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香港创业板转主板,香港的创业板成功了吗-

昆仑国际金融:成功转主板上市

近日,一直蛰伏在香港创业板的昆仑国际金融集团喜报称,已于2017年12月15日上午9时在主板(股票代码:6877)开始交易。

昆仑国际金融转主板的资本运作其实进行得非常顺利。自8月30日起,根据《创业板上市规则》和《主板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正式向HKEx提交了转让上市申请,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获得了严格的审批,这说明公司的财务业绩、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完善,得到了HKEx的认可。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我们将要求HKEx转移董事会:

?-前一年股东无重大变化

?-董事和管理层在过去三年中没有重大变化

?-最近一个财政年度的利润不少于2,000万港元

?-前两年累计盈利不少于3,000万港元

?-市值不少于2亿港元

从以上可以看出,HKEx股份转让的要求还是相当严格的,要求公司盈利稳定,规模不可或缺。特别是在外汇市场动荡减弱、全球监管日益严格的大环境下,公司股份转让成功上市,无疑将强化公司形象,增加知名度和认可度,进而提升竞争力,增加投资者信心。预计主板交易平台将促进股票的交易流通,增强公司的融资能力,最终有助于提高股东价值。这将有利于公司未来的成长和发展,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整体利益。

昆仑国际金融:大中华区首家主板上市的外汇公司

大多数投资者仍然不熟悉外汇零售行业。从对昆仑国际金融的深入分析,可以洞察整个零售外汇行业的现状;全球资本市场研究者也会有这样一个外汇行业稀缺的上市公司,因为这个上市公司会持续披露外汇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从而增加了外汇行业的一个类别和板块。分析和跟踪模型;同行业的外汇公司也有“对标”的“题材”。

在全球金融市场中,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香港的外汇公司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香港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外汇市场,也没有官方监管机构,零售外汇交易开始在香港疯狂增长。据统计,当时在香港注册的零售外汇经纪商有近2100家,行业内充斥着各种诈骗平台,因此大量投资者损失惨重。

直到1989年香港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才有一个官方的监管机构对香港的外汇经纪商进行有力的监管。1994年,香港证监会发布杠杆式外汇交易监管规定,开始对外汇保证金交易进行监管,从而淘汰了许多非法外汇交易者。据统计,目前拥有证监会颁发的有效杠杆外汇交易牌照的金融机构仅有53家,其中昆仑国际金融位列其中,是目前香港资本市场唯一的纯外汇交易员。

外汇交易是金融服务零售交易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外汇交易参与者购买一种货币,同时出售另一种货币。外汇交易中的两种货币称为货币对。组合的第一种货币是基础货币,第二种货币是相对货币。投资者推测,在外汇交易之前,投资组合中的一种货币将相对于相对货币升值。周一至周五全天24小时连续交易。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包括中央银行、进出口贸易商、大银行和小银行、金融机构、投资机构

昆仑国际的主要业务是提供杠杆式外汇交易服务。该业务于2016财年的收入为3.06亿港元,占公司总收入的84.4%。截至2016年末,货币对、指数和商品的交易量分别约占公司交易总额的49.9%、12.6%和37.6%;截至2017年6月30日,货币对、指数和商品的交易量分别约占公司总交易量的50.5%和6.4%

%及43.1%。


公司杠杆式外汇及其他交易收入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产生:


(a)以一位客户的交易自然对冲及抵销另一位客户的交易而言,公司赚取于两宗抵


销交易中向两位客户提供的买入价╱卖出价的差价;及


(b)以其中一名市场庄家对冲的交易而言,公司赚取向客户提供的零售买入价╱卖


出价的差价与市场庄家的批发买入价╱卖出价的差价之间的差额。


2、费用及佣金收入


公司亦可以从杠杆式外汇及其他交易的业务营运中收取相关费用及佣金,包括向进行交易的客户收取的佣金、向转介方所转介的若干客户征收的佣金费用以及就提供额外服务向客户收取的费用(例如提取款项的汇款收费)。


公司的费用及佣金收入在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约55,400,000港元,占总收入的15.2%。此项收入的增加主要受惠于成交量增加令佣金收益增加所致。


3、现金交易收入


除杠杆式外汇及其他交易业务外,公司亦向KVB Kunlun Global Capital Limited及其相关子


公司等从事货币兑换业务的公司提供现金交易服务,以对冲彼等现金头寸及履行结算责任。


现金交易在买卖时并无任何杠杆作用且并不涉及买卖指数或商品。2016财年公司现金交易收入为425万港元,占总收入的1.2%。


4、其他收入


公司之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汇兑收益╱(亏损)净额及手续费返佣。2016财年公司其他收入为亏损303万港元,占总收入的-0.8%。


昆仑国际金融:支撑起港股市场金融行业外汇股板块的一片天地


昆仑国际金融此次在香港资本市场主板上市后,在港股乃至大中华区股市的金融行业细分板块中,例如银行、保险、券商、信托等之外,将新出现一个“外汇”板块。在全球为数不超过15家的上市外汇公司当中,如下表所示,昆仑国际金融就是其中大中华区唯一的代表,行业代表性独特。


昆仑国际已在澳大利亚悉尼和墨尔本、新西兰奥克兰、加拿大多伦多、中国北京、香港等多个国际城市设有代表机构,为全球华人和企业提供具备多样性、专业性、前瞻性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实现全球全天无间断的24小时电子交易。


公司的信誉品质和专业质素亦获得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金融监管委员会一致认定,荣获颁发高级金融执业牌照以及产品经营许可,是业界少数实现多国多牌照和跨地区上市双重监管资质的金融机构,也是大洋洲区域内最具规模的华资(非银行)金融机构之一。


昆仑国际金融:中信证券成为大股东抢先布局中国外汇行业蓝海


2015年2月26日,中信证券与昆仑国际金融集团联合对外发布公告,中信证券与KVB Kunlun Holdings Limited签署了附条件的收购协议,收购其所持有的昆仑国际金融集团有限公59.4%的股权,对价为780,000,000港元(相当于每股销售股份0.65港元)。在收购完成后, KVB昆仑国际实际拥有300,000,000股昆仑国际金融,占昆仑国际全部已发行股本约14.84%。中信证券成为KVB昆仑国际金融的实际控股股东,至此,昆仑国际金融不单是唯一会“讲中文”的上市外汇公司,同时也具备了央企的“红色资本”的背景。


于收购要约完成后,中信证券在联合公告称有意昆仑国际集团继续从事现有主营业务,中信证券无意改变或重新调配昆仑国际集团之资产。至于收购的原因,中信证券在其收购要约文件中披露如下:


(1)为中信证券全球外汇交易业务发展提供一个国际性平台;


(2)中信证券可透过利用昆仑国际已建立之外汇交易技术、外汇之星系统及其持续经销商平台及基础设施进入全球外汇交易业务。完成收购将可令中信证券现有的庞大及多元化客户透过其综合服务平台获得全球外汇交易商机;


(3)收购可丰富中信证券目前主要涵盖中国境内市场之客户群及销售网络,并拓展至国际市场,从而将进一步加强中信证券于地区及全球市场的竞争地位。


应该承认,与收购其他外资金融机构相比,中资收购外资外汇公司确实不多。如上表所示,截至目前我们统计近4年内大约有6单标的是与中资并购外资外汇公司有关。其中以中信证券并购香港昆仑国际金融集团和吉利集团并购丹麦盛宝银行最为典型,而中信证券出手最早,是对外资纯外汇公司标的进行并购。资本的天性是逐利的,上述并购案也从侧面说明中资看好外汇行业的成长空间,对外汇等金融衍生品行业持积极态度。


这些投资并购案表明,外汇行业在中国内地还是竞争并不激烈的“蓝海市场”。事实上也是这样,目前,国内仅部分大中型银行正在开展零售外汇交易业务。国内中资企业透过收购或投资等方式进入零售外汇领域,有助于“引智”布局国内庞大的零售外汇市场,进一步拓展国内金融证券业务边界、提升产品内涵,扩大服务客户能力,提供多元化金融交易服务。


2017年5月,欧洲货币杂志(Euromoney)发布了全球日均交易量5.1万亿美元的全球外汇市场年度调查报告。从交易量来看,远大于全球股票市场的日交易量,这个结论一定让不熟悉外汇交易的普通投资者大吃一惊。


在中国,外汇交易于90年代曾经有过3年左右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监管,行业内乱象频发,直至1994年8月中国证监会联合四部委全面取缔外汇期货交易。到了1998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才允许银行开展面向个人的实盘外汇买卖业务。而后,国内银行推出线上外汇保证金业务。在我国,除了股票期货、保险信托、基金等传统金融产品之外,外汇这个金融产品20多年至今还未开放,可以说是少有的中国金融行业待开发的处女地。


然而,转机在近期出现。2017年11月7日,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称,中国大型券商中信证券接近获得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在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即期结售汇业务和人民币与外汇衍生品业务,审批流程已经接近完成。这将是时隔近三年之后,外汇局重新开始批准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外汇交易市场。


至此,我们可能才明白过来,为什么中信证券早在2015年2月就出手收购大中华地区唯一一家外汇上市公司。显然,中信证券已经提前开始布局尚处于“蓝海”的中国外汇业务市场,而其控股的昆仑国际金融很可能就是其中“弯道超车”的尖兵。


昆仑国际金融:发展16年来战略布局极具前瞻性


- 外汇公司是高风险的行业,整个行业的格局在持续变化,2008年的金融海啸和2015年的瑞郎黑天鹅,都对整个行业进行了洗牌式的震荡,全球前三甲公司基本都改变甚至沉沦了;而昆仑国际金融却强势崛起;


- 昆仑国际(KVB)自2001年从新西兰发源;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KVB注重香港发展;2013年市场动荡的时候,KVB在港股创业板上市;2015年瑞郎黑天鹅事件造成行业大洗牌的时候,KVB引入了中信证券作为战略控股股东;2017年全球金融监管加强、全球化开倒车的情况下,KVB转主板成功,成为与行业“逆行”的大中华区第一外汇股;


- 在很多同行公司在国内大力推广“高杠杆外汇交易平台”的时候,昆仑国际前瞻性布局企业外汇服务市场和产品,为实体经济服务,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这是对中国监管收紧和去杠杠的前瞻性调整和布局,也是未来多元化发展的基础和支柱;


- 在全行业多年来一直在“深耕”中国大陆市场作为其全球业务的增长点的时候,公司再一次与全行业“逆行”,开始拓展香港市场。不是为了发展香港本地的投资客户,而是为了在香港发展成离岸金融业务的桥头堡、一带一路超级联系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一个阵地这样一个历史大趋势下,在香港这个独特的地点,与中国企业和国际企业,共同探索出未来全球化、香港再造等重要课题的思路。


我们深信,在公司大股东及管理层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下,昆仑国际金融势必走出令人意料之外的“弯道超车”格局,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源自格隆汇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