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描绘了一幅壮丽画卷。随着美丽乡村的发展,广大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质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和提高。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本地生产专家和管理人才立足本地、创新发展,使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新型职业农民“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要求,决定了他们不仅是农民,更是商人。因此,“商业教育”在新型农民培育中不可或缺,信息时代的农民要用商业文明的新思维来升级。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教育培训机构要协同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加强以诚信为核心的商业道德教育,牢固树立合作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让他们成为新时代合格的“新农民”。
义乌人不仅传承了以“拨浪鼓”为代表的“义乌商业之魂”,更形成了义乌的现代创业精神。他们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开创了农民办市场的先河,成为时代的潮流。商人追求利润是理所当然的,但义乌人讲究“义重于财”。除了追求利润,他们还有更高的目标。很多从农民转为商人的义乌人都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经历:一是信任,二是仁义,最后是利益。这种标新立异的地域文化精神被誉为“勤、学、廉、容”的义乌精神,是商业活动中最重要的商业方式,从而使义乌人的商业体验充满传奇色彩,成为新时代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学习的典范。
(《光明网》 2019年04月02日02版:《培育新时代“新农商”》屠冠雄)
[命题预测]
随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培养热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共识。浙江义乌人敢为人先,既传承了以“拨浪鼓”为代表的“义乌商业灵魂”,又形成了义乌现代创业精神。有人说:“新农民”的培育离不开义乌的“新农民”精神。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中国公共热点分析】
浙江义乌作为一个自然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的内陆小县城,短短三四十年就能创造出令人羡慕的发展速度和辉煌成就,而“义乌商魂”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义乌人以信为先、以义为重、以仁为利、义中求财的精神,是新时代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的精神风向标。
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变,不仅仅是外在“身份”的转变,更是深层次内在思维方式的转变,应该从农耕文明时期的小农经济思维升华为信息时代的商业文明思维。这样,要实现如此华丽的转型,就要有义乌新型农民的市场意识、法律意识、品牌意识、合作意识、品质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一,市场意识就是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以需求引导农业生产,以新产品引导市场,以商业活动为舞台的新型生产者。
二、法律意识,随着法治的全面推进,离不开法律意识的培养,社会主义法治信仰的树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都需要增强法律意识。传统农民受文化程度限制,大多没有法律知识。因此,有必要不断加大对农民的普法力度,让“新农民”能够使用la这个武器
第四,合作意识。在商业文明时代,我们必须善于合作,才能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传统农民是农民,而新型农民是“农民”。农民与自然经济相兼容,是典型的自然产品经济。然而,农业和商业反映了一种新的经济关系。培育新型农民,要培养农民的合作意识,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从单枪匹马向组织化转变。
e="font-size:15px;">五、质量意识。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尤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绿色、无公害的高质量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所以现代农业不仅是数量农业,更是质量农业。发展现代质量农业、精品农业,离不开“科技兴农、绿色优质”的质量意识。六、创新意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要求创新,农商也不例外。新农商们要不断创新交流模式,并在科学种植、文化创意、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想出与当地文化相符合的发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