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杉杉来了于敏珑,杉杉来了杉杉和柳柳创业

原文:大米和小米

眼看就要进入2019年春季的招聘高峰,这对于很多求职者来说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

然而,对于自闭症患者来说,他们从学校毕业后的就业一直是困扰其家庭和社会的现实问题。许多父母试图在支持性就业暂时让每个特殊成员都有工作之前做出改变。

前几天,《大米和小米》的编辑联系了湖北武汉三位自闭症儿童的家长,他们带着孩子在街头巷尾开了一家小小吃店。

自五个多月前开业以来,从周一到周五,上午9:30准时开业,晚上18336030关门。这三个孩子能在每天九个多小时的营业时间内成为合格的店员吗?

一个

去学校,课程跟不上

去上班,能力不达标

如何让年龄日益增大的孩子能够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

在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安珠路最深处,百步亭社区附近有一家名为“星马私厨”的小吃店。

2018年11月被湖北龙上频道电视报道后,“星马私厨”接到企业订单5000元。

在销售最好的时期,店里接待了武汉四面八方来买零食的顾客,他们自发在“大众点评网”上留下了长长的赞。

公众意见部分评估截图

当时吸引大量顾客的原因不仅仅是美味的小吃,还因为这家店的三个店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14岁的梅梅,16岁的轩轩,以及23岁的柳柳,他们都是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

d5fa6f42da" />

星妈私厨的宣传海报上,以孩子之口讲述了他们开店的初衷




梅梅原名梅智轩,是“星妈私厨”里最小的成员。



梅梅三岁半时从武汉市儿童医院得到了一张写着“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书,让梅梅妈惊觉自己和孩子的人生轨迹已经发生转变。



梅梅妈随即带着梅梅在武汉当地一家康复机构里进行干预训练,也正是那时,梅梅妈结识了“同路人”萱萱妈和柳柳妈,三个特殊家庭不知不觉已结伴走过了十多年。



相继从干预机构毕业的三个孩子如今平均年龄也都将近18岁,但他们未来的去路却让各自家长陷入迷茫和不解之中。



去学校,课程跟不上;去上班,能力不达标。如何让年龄日益增大的孩子能够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成了这三位妈妈心中最大的难题。



2018年9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大家发现柳柳妈做牛轧糖的手艺可以说是炉火纯青。经过商量,三位家长一致认为可以教孩子做点心,并且带着他们学习经营开店。他们认为,或许这是一个可以承载希望的出路。



梅梅妈说:“之前孩子们做康复训练一个月至少花销4/5千,现在孩子大了,康复机构已经不太适合他们了,我们认为开店的主要目的还是对他们进行训练,只不过场地和内容更切实际了而已。”



三个家庭各投入5万元作为店铺启动资金,在武汉汉口镇安居路299号租下一个小店,当月28日,“星妈厨房”正式投入运营。




2


记账、送外卖、做点心


这些对谱系孩子来说极具挑战的“硬核考验”


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吗?



尽管三个孩子在机构康复时已经会一些基本的精细动作,并且也养成了不断接触新事物的习惯,但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妈妈们特意将曾在机构里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老师请来辅助他们。



贾纤纤原本是康复机构里的特教老师,与三个孩子多年相处下来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积淀。她一开始是想来店里做志愿者,当时店里正好缺人,妈妈们又有了聘请她的意愿,她便决定留下来指导这孩子们第一份走向社会的职业。与贾纤纤一同被聘请来辅助孩子们的,还有另外一名王老师。



为了保证店内产品的出新速度,刚开始是以手工纯熟的柳柳妈来作为制作糕点的主力,梅梅妈和萱萱妈主要负责对外宣传和招揽顾客;孩子们的首要工作则是在老师的辅助下学习折包装盒,和其他打打下手的活儿。




孩子们在折纸盒




由妈妈们采购回半成品纸板,孩子们负责将它们折叠成包装纸盒。



柳柳妈说,开店的时候萱萱已经能够独立折纸盒,但柳柳和梅梅则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去一点一点去学习。



因为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两条平行的折痕孩子们总会忽略其中一条,老师就扶着他们的手先从指认每一条折线开始学习。




萱萱正在折纸盒




现在萱萱每天可以叠一百多个,梅梅和柳柳一天也可以叠六七十个。



开店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融入社会,在学会了一些基础的杂活儿之后,妈妈们认为应该让他们尝试着去做更加有挑战性的工作,比如记账、买菜、做饭,和送外卖。



开店之前,三个孩子就有在机构和家里学习过基本的加减法和金钱概念,但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妈妈们每天都会带着他们到菜市场进行实操购买。




孩子们在买菜




认识货币、熟记二十以内加减法、使用手机支付,这些基本操作孩子们还是学了将近半年,才有了让大人放心的进展。






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报账,妈妈们精心设计了报账表单。孩子们去买菜之前需要先设计好菜单,然后带着纸笔,记下自己要买的菜和用了多少钱,回店之后再重新整理一遍自己报账。




柳柳在记账




孩子们刚开始学习买菜时,难免会和店内其他挑选蔬菜的客人不太一样,但是店长从不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令柳柳妈欣慰的是,“社区的的人都知道我们的情况,对孩子们也比较照顾。”



到目前为止,尽管三个孩子早就在几年前学会乘坐交通工具,但是送外卖的时候仍然需要有人陪同。



妈妈们会跟着孩子们去送外卖,在孩子迷路的时候会鼓励他们看指示牌,看手机导航和问路人。




梅梅在生活中学坐地铁




某次送外卖途中,沉迷手机的梅梅走错了路,但梅梅妈并没有提醒他,因为她想让梅梅自己认识到错误,这样才不会再犯。那天梅梅花了很久才把点心送到,但是却在后来的送餐途中认真用心了不少。




孩子们在送外卖




最远的一次,孩子们换乘了两个半小时的车,把点心送到了距离店铺28公里远的光谷高新开发区。




妈妈们也想让孩子尝试着去做不同的事情,然后在实践当中去发掘他们真正适合的方向。



但如果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点心店店员,最好是要具备店里的“核心技术”——做点心。



从开店开始,每天下午孩子们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先学习一个半小时的文化知识(认字、算数等),然后就跟着柳柳妈学习做点心,家长们会把制作点心的流程分解成每个步骤贴在了墙上。




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免出了不少状况,“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早已成为了这些妈妈们的策略之一。



比如做牛轧糖,一开始孩子们掌握不了火候,经常把糖炒糊。于是妈妈们想了一个办法:让孩子从1数到20,糖的状态就已经合适了。对孩子们来说,这样的方法也让成功率和自信心都增加了不少。



但在制作糕点时,他们偶尔也会走神,为了保证点心的质量,现在仍然需要有人在旁边不断提醒。



当看到孩子们成功做出的第一份点心被卖出去,妈妈们特别开心。柳柳妈说:“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孩子也可以做到普通人能做的事情,也可以被社会接纳。”



梅梅妈说,“工作初体验,孩子们虽曾有过懈怠和胆怯,但孩子们表现出更多的是对学习新事物的开心与期待。”




新开的小店在安居路上毫不起眼,却承载着三个自闭症家庭的爱与希望。





3


“我们一开始开店的愿望,


就是想给孩子找一个未来的出路,


和认识世界的渠道。”



如今的萱萱、柳柳和梅梅三人,经过半年多来的历练和学习,已经能够亲手做出合格美味的牛轧糖和桃酥。



但是开店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们终将需要直面来自房租、客源、销量、老师工资等方面的压力。



由于选址偏僻,开店之初门店几乎无人问津,点心主要是在朋友圈靠亲朋好友进行售卖。



第一个月的营业额只有1.5万,然而支出却需要2万左右。随后两个月的营业额更是直接跌入谷底,所以开业之后,“星妈私厨”迎来的是“三连亏”!



妈妈们一开始决定开店时的想法也很单纯,只是想给孩子找一个未来的出路,和认识世界的渠道。所以就算亏损,她们说也从没想过放弃,就算是给孩子交学费了。梅梅妈妈说:“孩子的干预才是当下我们的重心”



所幸当时湖北陇上频道电视播出了这家小店的情况,一时间引来不少顾客的光临。但妈妈们也深知这只是一次偶然的、一时的火爆,热度退却还将归于平静,如果想要把店经营下去,他们仍然需要探索更好的方式。



似乎只要是孩子们能够在这里能有所进步,就是这三位妈妈最大的心愿了。



第一次做成牛轧糖,第一次乘地铁送外卖,第一次买菜……,妈妈用手机记录下了孩子们进步的点点滴滴,在店里做了一个“蜗牛想跑”的照片墙。




蜗牛想跑照片墙




2019年已经快要过去两个月了,为了让墙上贴满更多的照片,妈妈们也给三位年轻人设定了新的学习目标。



一是要让他们明白工资的意义,因为他们即将拥有自己人生里的第一桶金。



往后,妈妈们打算会按照工作的合格率来给孩子们的付出予以报酬。并且会交给孩子们工资的意义,让他们学会自己去合理规划这笔收入。



二是让他们学会自己去看电影



“之前他们的假期生活都是我们去安排,今年想试着让他们自己去安排,教他们学会在网上买电影票,结伴去看电影、逛街,做一些更像是当代年轻人该做的事情不是更好吗?”梅梅妈说。


“星妈私厨”对于梅梅、萱萱和柳柳来说,无疑是接触社会生活的重要一步,不论将来这个小店是否还能继续承载这三个家庭,甚至更多特殊家庭的就业希望,今天来说,它已经带给这些孩子无法被忽视的成长和进步。




采写 | 梁雨 编辑 | 陈欣 图片 | 星妈私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