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现在是三月中旬。每年的这几天,都会发生一件大事,那就是一年一度的“315”晚会,今年也不例外。作者是一个农村人。笔者注意到,今年的“315”晚会暴露了一个农村问题,那就是农民非法集资。
我们知道,农村有很多人从事农业,比如养猪、养鸡、养牛、养羊。近两年来,猪肉等肉类价格不断飙升,大大增加了水产养殖的吸引力。许多新人也开始投资水产养殖业。
蓬勃发展的农业市场对农村人来说是个好消息。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村就业;另一方面,它需要大量的玉米和大豆来饲养饲料,这也有利于哄抬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价格,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养殖业的火热发展也可以增加各种肉类的供应,从而降低肉类的价格。总的来说,发展养殖业有很多好处,所以国家不断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比如“以地还地,要钱给钱”,在土地和财政补贴方面鼓励发展养殖业。
但是,如果国家支持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可以“野蛮生长”。国家一直打击水产养殖业的各种违规行为。在今年的“315”晚会上,有人指出,瘦肉精这一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即将开始全面整改。
河北省青县是养羊大县,有养殖场664个,存栏育肥羊48万只,全年出栏羊70万只。青县有非法使用瘦肉精的肉羊养殖户,瘦肉精在养殖业中一直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违禁品。事件一经曝光,河北相关部门采取了全力行动。一方面对涉事屠宰场进行了查封和抽检,另一方面对青县的屠宰场和养殖场进行了全面排查。
这次瘦肉精事件虽然只是河北省青县农民个人的行为,但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随着事件的曝光,从即日起,各地将启动农村养殖业瘦肉精的排查整治,严禁养猪户使用瘦肉精。
其实除了瘦肉精的问题,养殖户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并且不要违规。
1、饲料禁止添加抗生素

过去,水产养殖业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有多常见?很多饲料厂家的饲料都是直接从工厂来的,不需要农民自己添加。如果他们不加,就卖不好。
这是因为抗生素不仅能治疗畜禽细菌感染,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使用含有一定量抗生素的饲料,既能减少疾病,又能增加饲料转化率,有利于畜禽育肥,降低饲养成本。但是喂食抗生素、猪肉、鸡肉等养殖产品会有一定的残留,食用后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此外,抗生素会随着粪便和污水进入环境,还会影响土壤和地下水。因此,从去年开始,水产养殖业已经完全禁止使用含有抗生素的饲料,养殖户应该引起重视。
2、养殖污染必须处理合格

目前国家大力鼓励养殖,在很多方面给农民开了“绿灯”,但始终没有放开污染治理。无论从事哪种养殖,都要有完善的污染处理能力,不能随意排放未经处理的粪便。
所有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农民的重视,他们不应该违反规定,否则一旦被发现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