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废纸回收现状
中国是造纸大国,也是造纸原料匮乏的国家。由于原材料的限制,我国对进口纸浆和废纸的依赖率不断提高。废纸一直是支撑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的重要纤维原料。随着我国造纸原料结构的不断调整,虽然2014年以来废纸浆利用率逐年下降,但2020年我国废纸利用率仅为54.9%。但2017年国家颁布了《废纸加工行业规范条件》,在对固体废物做了一系列规范的情况下,废纸的杂质含量变得更加严格。禁废政策出台后,国内造纸厂纷纷调整发展战略,部分企业开始寻求海外产能扩张,同时积极在国内其他地区布局产品。虽然国内造纸企业积极投资国外等地区的造纸厂和纸浆厂,但短时间内差距仍将存在,这对废纸回收行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来源:中国造纸工业协会、华晶工业研究院
我国以废纸为主要原料的纸及纸板制品主要包括箱板纸、瓦楞原纸、包装用纸、新闻纸及部分白板纸、无涂层印刷书写纸和卫生纸。近两年,由于废纸进口受限,废纸原料供应趋紧,价格大幅上涨。废纸在一些产品的原料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在下降或被其他产品所取代。近年来,由于政府环保政策的收紧,白卡纸的生产能力和原料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因此废纸的主要种类仍然是箱板纸和瓦楞纸。国家邮政局《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了不同快递包裹的分类要求,并在社区网点提供标识清晰的快递包装回收容器,支持快递企业积极参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国内废纸回收市场面临重要发展机遇。
来源:中国造纸工业协会、华晶工业研究院
二、进口政策收紧改变废纸市场格局
根据计划,从2020年9月1日起,全国将逐步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对于造纸行业,最初的政策是将杂质含量从1.5%提高到0.5%,并禁止进口混合废纸,这表明国家禁止浪费的初衷是减少固体废物而不是纤维原料。由于废纸进口配额逐步减少,2017年以来我国废纸进口量大幅下降,从2572万吨降至689万吨。在此背景下,国内造纸纤维原料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原料供应仍将是造纸企业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原材料方面,大型造纸企业更具优势,国内外都在积极部署。然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原材料将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瓶颈。目前由于买卖双方市场地位严重不平等,纸厂之间存在采购博弈,国内再生纸价格持续不规则波动,完全成为市场试探和库存调整的调价策略,企业经营风险相对较高。
来源:中国海关、中国经济研究院
目前,不少大型企业都在寻求搭建稳定的废纸供应渠道,积极与大型废纸回收企业建立新的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抢占国内优质废纸供应。以玖龙、山鹰为代表的国内各大造纸厂开始自建废纸分拣中心,一些互联网公司也在不断深挖交易链需求,为回收企业、造纸企业搭建交易平台,为回收企业提供物料收集平台、垃圾分类系统等设计服务,极大提升了管理水平
style="font-size:15px;">三、废纸材料化应用趋势除了作为造纸的原料以外,废纸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其回收与利用对节约纤维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环境压力、发展循环经济等具有重要意义,废纸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废纸的反复回收和造纸过程会对纤维造成损伤,降低纤维的机械性能,废纸纤维再造纸最多只能回收利用6 ~7 次,因此部分多次回收的废纸也已被用于造纸以外的行业,包括堆肥、能源和建筑材料。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废纸回收行业发展的新业态
2018年以来废纸回收行业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2019年开始随着政府对垃圾分类的宣传与推广,过去分散无序地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开始逐渐被有组织、有规划、有标准的新型可回收物回收体系替代,出现了诸如浙江联运、上海程胜、北京爱分类、杭州虎哥等一批以垃圾分类服务为主线进而开始可回收物全程分类体系建设的典型两网融合企业。而原有回收纸传统经营企业也迅速反应,逐步凭借自身优势向垃圾分类前端延伸,由于垃圾分类属于政府购买服务,垃圾分类企业因获得政府资金支持而具有成本优势,同时因服务一定辖区的居民而具有规模优势,因而在与下游造纸企业谈判时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推动了废纸回收市场的循环发展。同时,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和纸厂对回收纸质量要求的提升,自动化分选和集成化加工车间的需求近两年显现,单一品类分选线和多品类回收纸分选线都已问世,将大幅提高回收纸行业整体加工能力和管理水平。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