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2018中国创业榜样,2017中国创业榜样

医生创业不缺的是技术和知识,缺的是经验和把握市场。

蒋博士在西咸新区枫溪新城走出校门,白手起家,只用了三年时间。很多企业家和年轻人羡慕草根反击的故事。

他的成功离不开他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辛勤付出,更得益于西咸新区双创(创业创新)平台、载体、机制的成熟,这是丰沃在新区的双创“土壤”,让他在土壤改良修复领域一路高歌,实现了人生理想。

蒋一良(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Xi总书记教导我们‘年轻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当大官’,那么什么是‘做大事’?我的理解是,我们应该关注那些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事业。用自己的学习造福社会!”蒋医生的名字叫蒋宜良,籍贯是新疆乌鲁木齐。蒋一良告诉记者,他很早就有创业的想法,但一直没有勇气。他常年在学校,对外面的世界不熟悉。尤其是他对市场没有准确的把握,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这让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迈出创业的第一步。直到2016年,他从新闻报道中得知,西咸新区被双创的利好政策和优越的环境条件所折服。

经过实地考察和反复思考,正在西北A&F大学攻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博士学位并在附近毕业的蒋一良,在毕业后放弃了大学研究院的工作,与4名博士生一拍即合,来到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西侧云谷的陕西微软创新中心。在这里,蒋一良等人以土壤和植物两个研究课题参加了“精益创业”训练营,在商业模式的“画布”和“迭代更新完善产品”上得到了系统的指导。

姜一良和他的创业团队(受访者供图)

在深入了解微软后,2016年8月,蒋一良一行正式入驻陕西微软创新中心孵化基地,注册为“xi安锦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致力于环境检测、土壤检测与诊断、土壤改良与修复、水土保持等技术服务。

蒋一良说,他们入驻陕西微软创新中心后,得到了很多建议和帮助。陕西微软创新中心为其项目的土壤数据平台提供Azure云等技术支持,为典型区域土壤环境治理、协同治理和农产品安全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持。此外,在微软的支持下,蒋一良的团队还获得了1000多万元的风险投资。2017年2月,《金华生态工程》在CCTV-2财经频道创业英雄栏目播出。公司创始人蒋一良荣获2017央视中国创业楷模称号。

“从空洞的理论知识中,我对商海一无所知。现在公司走上了正轨,越做越大,最让人感激的是,位于鲁西新城的陕西微软创新中心对我们的帮助无微不至。”蒋一良说,当他走向社会时,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正因为如此,他专门向学校申请延长博士生的学习期限。2019年6月,江一良完成全部学业,博士毕业。

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定居在枫溪新城。

姜一良(左一)和他的创业团队(受访者供图)

记者了解到,金华生态成立第一年,2017年业绩300多万元,2018年业绩500多万元,保守估计2019年业绩可能超过1000万元。

yle="font-size:15px;">一步一个脚印,姜义亮创业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据陕西微软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吴静璇介绍,陕西微软创新中心成立于2014年,是西咸新区与微软合作的重点项目,聚焦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打造双创升级版孵化平台。该中心建立了完善的“选、育、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孵化基地获得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截至2019年9月底,中心累计孵化企业110余家。中心自2015年起,连续举办五届微软“创新杯”陕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功帮助12名参赛学生创办企业。目前,该中心还正在建设西咸新区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和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硬科技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将进一步扩大双创载体和平台效能。


据了解,西咸新区2016年5月获批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以来,紧扣创新创业主旨,提出“西咸双创五大行动理念”和“西咸双创123行动计划”,以“六个一”构建硬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六个一”分别是,形成了《发展“硬科技”就是硬道理》等一系列硬科技发展研究,建设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部云谷硬科技小镇等一批硬科技高质量发展载体,搭建了西咸科转孵化创新体、陕西微软创新中心等一批硬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了佰美基因等一批硬实力企业,打造了秦汉新丝路文物数字化展示、红色会客厅等一批硬科技应用场景,举办了“创响中国”(西咸站)等一系列“硬科技”活动。


来源: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于忠虎 吕聪


编辑:芥末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