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农场日记游戏 农场创业记游戏下载

沙河水库经过环境的改善,已经成为一片美丽的湿地,是夏秋季观鸟者的天堂。新京报记者王伟摄

打卡地点:北滘农场沙河水库

打卡理由:湿地观鸟,老农场怀旧

推荐景点:夏秋季在沙河水库散步休闲

新京报讯(记者曹、张宇)京张高铁清河站和沙河站不得不放在一起,因为两个站靠得很近,京张高铁开通后沙河站不办理客运业务。未来,你将乘坐京张高铁。清河和沙河之间,有两个地方供旅客打卡田园风光。一个是沙河水库,经过环境的改善,已经成为一片美丽的湿地,是夏秋季观鸟者的天堂。另一个是记忆中的“乡村”。位于回龙观的北郊农场对年轻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国有北郊农场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儿时的大红果双棒儿冰棍原来产自这里

从京张角高铁清河站出发,步行五六公里即可到达农场桥和北郊农场家属院。现在已经没有了“农场”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许多办公楼。而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一根大红色冰棍,一根略显“奢侈”的奶油双棍,熊猫冰棍,菜市口等老北京市场的鲜鱼,以及北京家家户户早些时候买的牛奶.这些记忆中的味道其实来自这里的——北郊农场。

20世纪90年代,先后建成5家冷饮厂,主要生产酸奶、冰棒、冰淇淋、冰淇淋蛋卷等。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如今,霍颖回龙观这个大型住宅区车水马龙,却被称为“北大荒”。1956年10月6日,原农场——北郊畜牧场在北京北大荒的沙质贫瘠盐碱地上正式成立,老北郊人在这里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1959年,北郊畜牧场更名为国营北京北郊农场。

基础设施建设、畜牧业发展、水利建设、土地平整、农业发展、副业生产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20世纪80年代,北郊畜牧业达到顶峰。“当时有句话,‘全国牛看北京,北京牛看北郊。’北窖农场总经理高杨向新京报记者讲述了北窖农场的辉煌历史。

图为1980年,北郊第三畜牧队“长寿高产牛王”7016号在北京农垦博物馆举办的首届北京牛大赛上获得冠军。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高杨说,当年北郊奶业被北京市政府命名为“万头奶牛生产基地”,北郊奶牛养殖技术在全国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当年北郊农场共有7个牧场,饲养奶牛6万头,占北京奶牛养殖市场的十分之一。一些来源于奶牛养殖业的食品在当时也有很好的市场。双棒冰棍,熊猫奶油冰棍,牛奶,

都成了老一辈北京人的深刻记忆。


“我们那时生产的一款瓶装牛奶卖的特别好,供不应求是常事儿,当时孕妇、老人、孩子都特别爱喝。”高扬说,当年,北郊农场生产主要是中低档冷饮,普通老百姓也能吃得起。“花个三五毛钱,就能吃一根儿大红果儿,解暑又解馋。”


图为当年的水产公司,以及养鸡场和养鸭场。受访者供图


高扬说,北郊农场之后又成功培育出北京黑猪,成为北京养猪生产当家品种;养鱼业也曾居北京全市首位;鸡、鸭、羊等养殖业同时发展。“我们养的活鱼那时直供菜市口等多家老北京农贸市场。可以说,当年的北郊农场丰富了北京的农副产品市场,保证首都‘菜篮子’供应。”


从回龙观到三元牛奶 都与北郊有渊源


现在的回龙观一带充满了社区生活气息,但只要您仔细观察,其实依然能够捕捉到北郊农场当年的痕迹,例如北郊农场桥、北郊农场家属院等。一个桥以一个农场的名字命名,北郊农场当年的地位可想而知。


1996年,北郊农场从建场初期的3000多亩土地,2200多头奶牛、几百名职工的公私合营畜牧场,发展成拥有100平方公里土地,下辖4乡2镇3个国营公司和近400家国营、集体企业,45000多人口,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成为企业职能和政府职能兼备的大型农工商经济联合体,也是首都重要的商品粮和副食品供应基地。


在保障首都副食品供应的基础上,北郊农场斥巨资进行了水、电、天然气、十里街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项目开发。自此,京北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网纵横,四衢八街,道路通畅,高楼拔地而起,北京北郊有了勃勃生机,回龙观文化居住区雏形也由此建立。


很长时间里,北京乃至河北的农场都流行着“外学上海,内学北郊”的说法。实际上,如今体量庞大的霍营、回龙观社区,正是后来从农场划出去的,作为农场主要资产的奶牛,后来也由于企业调整,规划到了三元牛奶。


农场去哪儿了?


而今,“龙冠大厦”、“龙冠置业大厦”、“龙冠和谐大厦”、“龙冠商务中心”等贯穿于回龙观主干道两侧,成了这一带地标性建筑。华龙苑、冠芳园、冠庭园等多个住宅项目和正在建设的北京市最大的自主型商品房项目——“龙冠.冠华苑”,遍布在昌平回龙观、沙河、北七家等区域,凡是有“龙冠”品牌的都隶属北郊农场。


然而,“农场”本身又去哪里呢?


1998年,北京市进行场乡体制改革,北郊农场所属的4乡2镇,300多家企业划归当时的昌平县管理,北郊农场政府职能取消,成为一家纯国有企业;2001年,首农集团调整产业结构,北郊农场的优质资产——5个加油站、2个出租车公司和5家奶牛养殖企业全部划入专业公司。两次重大的变革,让北郊农场的发展进入转型期,北郊农场向何处去?


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扶植优势企业,培育优势品牌……到2009年,北郊农场所属国有企业数量调整至8家,以商业和办公地产经营管理为核心的主导产业实现了转型。经历两次重大考验的北郊农场,蜕变为一个崭新的现代物产企业。


2010年,根据北京市及昌平区发展规划和回龙观区域发展需求,北郊农场确立了 “成为首农集团物产物流板块的核心力量”这一发展定位。


房地产业成为全场经济的龙头,畜牧业发挥科技和品牌双轮驱动,物业服务走多元化、高端化路线。目前,北京龙冠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物管面积78万平方米,综合管理能力居回龙观地区之首,“龙冠置业大厦”是昌平区唯一一家物业管理五星级写字楼。在农场实施的品牌战略中,北京黑猪“黑六”品牌,成为北京市知名品牌。


2018年,北郊农场和位于昌平区六环外的南口农场合并。合并后,北郊农场发展有了更大的“舞台”。高扬透露,下一步,北郊农场将全面完成产业的转型升级,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


清河站旁 有个“醉湖”观鸟天堂


北京向张家口方向,清河站的下一站点为沙河站,两站相距不足15公里。在京张高铁通车后,沙河站将不进行客运业务的办理。在沙河站东侧约10公里处便是沙河水库。


建成于1960年的沙河水库曾是北京北部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在其修建之初,既保障了农业用水的充足,又通过水闸调控提供了防洪保护。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其上游的沙河因工业排水、生活排水导致水质下降,沙河水库甚至一度成了一片“臭水塘”。


后来,随着对水库的清淤、水生植物种植以及湿地建立,沙河水库的水质逐渐好转,水清了、水草也更加丰盛。如今它已成为距离大型居民生活区最近的一片湿地环境,是北京市民亲水休闲的好去处。


环境改善后的沙河水库成为特美的湿地,也成了市民亲水休闲的好去处。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冬日水面冰封前,沙河水库能看到大量迁徙的候鸟在此休息,被认为是观鸟天堂;夏日的沙河水库,沿岸水面上大片荷花,点缀着干净的水面。清透的水域、丛生的水生植物加上沉下的夕阳,如今的沙河水库成为不少摄影爱好者必去的打卡地,甚至有着“醉湖”的称号,大量摄影佳作源于此地。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张羽


王巍 摄影


编辑 唐峥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