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成都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该怎么创业选什么行业

本报记者邓淑华摄影报道

近日,集政务服务、社会专业服务、创业空间资源、产业资源等全方位资源于一体的“创新企业加速计划”在中关村创业会议室线上平台正式上线。该方案从机翼振动段、机翼展开段、机翼对比段三个阶段对企业形成精准支撑。

就在几天前,全球智能孵化网——王云Wiin推出了新的会员服务功能。新功能针对孵化器、创业公司、大公司等创业生态成员的需求量身定制,为解决成员实际问题提供便利。

面对创业企业的服务需求,人们正在探索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创业企业、企业孵化器、投资机构、服务机构、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等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的精准对接和融资发展。以更快、更便捷、多样化、低成本的方式。

目前,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的企业服务业方兴未艾,线上线下服务平台蓬勃发展。从综合、平台到专业,从区域、国家到全球,从民营、混合到政府,“互联网加创新创业服务”全面开花。

孵化机构

探索构建区域性平台

2015年,中关村创业街打造了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创业客厅。2016年3月,线上接待室投入使用,采用“线下窗口预约咨询服务,线上平台购买定制服务”的模式,为无地域限制的初创企业提供100余项创业服务。

早在十几年前,创业孵化领域的庄稼人就开始建立“互联网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2007年,清华科技园搭建孵化器网络服务平台,自主研发启蒙在线创新服务管理平台。近年来,由单一企业孵化器创办的O 'Park Park Online、游仙集APP等“互联网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也相继诞生。

如今,区域性综合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不断涌现。2014年5月,科创通——成都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正式上线。科创通作为成都市科技局支持、成都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运营的区域性、综合性创新资源服务平台,采用“OMO”商业模式,探索“互联网加孵化”全新双创服务模式,通过创业团队、创业企业、创业服务机构、创新创业载体四类主体提供专业化服务。

截至目前,科创通已为1838家科技企业获得信用贷款39.99亿元,实现创投项目92个,总投资6.13亿元,累计科技成果2219项,当月技术交易金额56亿元。如今,科创通也从全国多个地方学习,推动当地加快双创服务对接。

探索布局全球化综合型平台

当全国很多地方都期望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创新创业资源时,也预示着在互联网internet plus)为搭建创新创业服务机构提供技术和框架的公司将面临巨大的市场。

近年来,利用专业咨询和技术团队为政府管理部门、园区、企业提供服务的正和科技有限公司,将政策、技术、服务、会议、创业、政务、资金等创新创业资源整合于一体,搭建运营了正和创新创业服务云平台、贵安双创平台、安徽创业服务云平台等一系列基于线上到线下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打造了“平台数据应用服务”

当区域性的“互联网+创新和创业

308359" mention-index="0">创头条WEB正式上线。2016年2月,创头条APP正式启用。


创头条联合创始人李茂达介绍,2006年,他和创头条创始人陈志刚开始第一次创业,共同创业十余年,期间创办多家公司、投资孵化多个项目。2014年底,他们开始以双创服务为方向,再次启航,以服务入股助力创业公司,2016年推出创头条系列资讯、数据和服务产品,并先后输出企业号、双创地图、双创数据大屏、创业服务(包含推广通、政策通等)、创峰会、创学院、双创数据等系列产品和服务,打造覆盖全国十余座城市的线下孵化网络,为创业者提供从初创、发展、加速及资源对接的链条式线上到线下服务。


据悉,该公司筹备半年多的创新创业在线服务平台也将在今年年中推出,以更加广泛地为创业者提供更立体的服务对接。


今天,各类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和配置,但跨国孵化依然存在障碍,全球性创新生态体系尚未见雏形。2017年年底,中国第一篇企业孵化器领域博士论文的撰写者、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颜振军开始筹备搭建全球智能孵化网络,并自2018年1月20日发起韵网,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全球大公司、投资机构、服务机构、创业企业、创业孵化机构、孵化者的广泛便捷交流和智能精准融合。


“一年多来,我们已有3000多名国内会员和200多名国外会员。” 颜振军表示,该网站在提供行业资讯、行业研究、咨询培训、城市伙伴等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线上服务,探索做一个交流融合的“广场”,提供以产业生态为基础的投资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最近,韵网会员中心全新改版并新增会员服务,孵化机构可自行发布机构动态,创业公司、大公司可自行发布企业需求,韵网匹配对接资源。“我们的出发点,就是想让中国的孵化器行业更好,孵化能力更强,通过全球各类资源为孵化器赋能。” 颜振军表示,他们致力于搭建一个专注孵化器领域、高度垂直的平台,推动创业经济更好地发展。


专业型机构涉足创业孵化


针对创业企业在注册落地、办公场地、研发测试、技术交流与转让、科技金融、财税服务、产品销售、媒体公关等各方面的需求,创业孵化圈内圈外也涌现出一批针对某个领域的专业型“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信物宝”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广州科技金融平台等相继诞生,猪八戒网、91金融、好租网等相继涉足创业孵化。国内大企业也正在建立面向全社会的研发测试、创业培训、投融资、创业孵化等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在科技金融领域,2011年,基于互联网+的91科技集团成立。如今, 91科技集团拥有91金融、91旺财等普惠金融产品,以及极扬文化、红色盛景、91众创空间、91投资等多个业务品牌。91科技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普惠金融业务累计服务用户超300万人次、撮合交易金额超2000亿元,服务中小微企业2万余家。”


2015年,由广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联合上海海信隆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过数月悉心筹备打造的广州科技金融平台正式上线。截至目前,该平台注册企业9657家,已申请金额148.22亿元,获得授信金额135.87亿元。


作为一个“超级孵化器”,创建于2006年的猪八戒网聚集了超过1300万专业人才,已有15万人才在猪八戒网上从个人成长为公司。依托于“双平台+一社区”,猪八戒网整合第三方资源,为各行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和管家式服务,用真人管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作为涉足共享办公、创意园区等办公场地,并在办公楼基础上展示视频远程、会议室等基础服务,工商注册、投融资服务等企业服务和企业活动的好租网,2015年4月在58集团立项并孵化。同年7月,好租办公租赁平台在北京正式上线。如今,好租网已获得多轮亿元级融资,并聚集2000多名员工,技术团队约200人。


在颜振军看来,支撑“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发展的商业模式,是自身足够有特色,很难被复制和超越。“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5.3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1.65万户,但我国综合型、平台型、专业型‘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机构还太少,还需要更多人耕耘发展。”